健康網》秈米、稉米、糙米、胚芽米好難分 農委會一張圖秒懂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每天都要吃飯,但是對於糙米、紫米、糯米、胚芽米、秈米、稉米、在來米、蓬萊米,好多名詞,每一種你都知道是什麼嗎?農委會分享一張圖,讓大家秒懂米。
糙米-去殼 胚芽米-去部分米糠層
農委會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以形狀來分的話可以分成秈(ㄒㄧㄢ)米及稉(ㄍㄥ)米,也就是在來米及蓬萊米,而這些米種都有一般米跟糯米的品種,而稻米去殼後就會變成糙米,去除部分米糠層的則為胚芽米,去除所有米糠層跟胚芽的就是大家常吃的白米。
一般秈米(又名在來米)
外觀細長、黏性低、粒粒分明,常見米種:臺中秈17號、臺農秈14號。
秈糯米
外觀細長、黏性高,常見米種:臺中秈糯2號。
一般稉米(又名蓬萊米)
外觀圓短、黏性低、Q軟適中,常見米種:臺南11號、臺農71號。
稉糯米
外觀圓短、黏性高,常見米種:臺農糯73號、臺稉糯3號。
另外,黑米為何是紫色?農委會解釋,因為花青素不足呈現紫色,花青素足為黑色。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