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糖友測血糖有3方法 學者:餐後「這時間」量才對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糖尿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基因、生活方式及營養攝入等,糖友應透過管理自己的血糖,來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產生。對此,台大生物產業學系老師洪泰雄表示,糖尿病的測量方法通常包含:空腹及餐後血糖測量、糖化血色素(HbA1c)測量。其中,若想於餐後測量血糖,應在進食後1至2小時內。
洪泰雄在臉書專頁「洪泰雄營養教育」發文指出,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當,從而導致血糖水平升高,進而對身體造成傷害。糖尿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基因、生活方式、營養攝入、運動及環境等。此外,遺傳、肥胖、缺乏運動、高膳食糖攝入及壓力等因素,也都可能增加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什麼叫做胰島素阻抗?洪泰雄解釋,胰島素阻抗是一種代謝疾病,也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發病機制之一。當人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降低,需要更高水平的胰島素才能使血糖進入細胞,這稱為胰島素阻抗,意味即使胰島素的分泌量增加,血糖水平仍然會升高,並導致高血糖和其他代謝異常。
胰島素阻抗原因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洪泰雄舉例,包括肥胖、運動不足、壓力、高膳食糖攝入及遺傳等。其中,肥胖和運動不足是最常見的胰島素阻抗風險因素之一,因為這些因素會導致脂肪細胞釋放過多的脂肪酸和炎症分子,進而干擾身體的代謝過程,從而導致胰島素阻抗的發生。
治療胰島素阻抗的方法,洪泰雄說,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和使用藥物。其中,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減重、鍛煉、減少膳食糖攝入等;藥物治療則包括:胰島素增敏劑、胰島素分泌劑及GLP-1受體激動劑等,可助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島素阻抗。
糖尿病測量方法 有3種
洪泰雄分享,糖尿病的測量方法通常包含:空腹及餐後血糖測量、糖化血色素測量。
●空腹血糖測量:在空腹狀態下測量血糖水平,通常在早晨醒來後8小時內進行測量。
●餐後血糖測量:在進食後1至2小時內測量血糖水平。
●糖化血色素測量:糖化血色素是一種血紅蛋白的變體,其含量可以反映過去2至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因為紅血球壽命約為2至3個月,所以糖化血色素的檢測結果,可較全面地反映出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況。
洪泰雄說,糖尿病需要長期治療管理,透過健康飲食、充足睡眠、有氧運動或重訓,有機會改善身體狀況。像是一般建議睡7-8小時左右,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以及重訓增肌,控制血糖、提高身體代謝率等。不過,糖友調整飲食和運動時,應謹慎選擇,並諮詢專業醫生的建議,確保安全有效。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