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愛吃冰恐為缺鐵性貧血! 營養師教「這樣吃」吸收效果佳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鐵是人體必需營養素,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營養師吳欣陵表示,若日常若喜歡吃冰,可能與缺鐵有關,因為吃冰的過程中,會使周邊血管收縮及腦部血液變化,讓氧氣輸送量增加,來減少缺鐵性貧血所導致的疲勞和疲憊。若想提高鐵質吸收,除多攝取含鐵食物外,建議可搭配維生素C一起吃,吸收更好。
吳欣陵在臉書粉專「吳欣陵 營養師」發文指出,先前有文獻指出,身體缺鐵就會出現食冰癖,屬於異食癖的一種。這可能代表著身體有缺鐵性貧血的狀況發生。這樣的狀況經常發生在青春期或育齡期的女性身上,很可能跟女性每月月經流失太多鐵質,出現缺鐵性貧血的問題,而在行為上反應出愛吃冰的現象。
至於可從哪些飲食獲得?吳欣陵表示,鐵質在人體扮演重要角色,能預防貧血、維持生命氧氣運送、提供細胞能量、提升身體免疫力、促進氧化代謝。以動物性食物來說,肝臟類(豬肝)、心臟類(豬心、雞心)、血液類(鴨血)、蛋黃、牡蠣;植物性食物則有堅果、菠菜、黑芝麻、黃豆、莧菜、黑棗、葡萄乾。
吳欣陵提醒,想增加鐵吸收,建議搭配著維生素C吃,可以增加鐵的吸收率。但千萬別再吃牛排配紅茶,因為茶跟咖啡因反而容易阻礙鐵吸收。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