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產後掉髮與憂鬱 中醫授飲食、穴位來調理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媽媽辛苦懷胎10個月,產後更是辛苦,面對掉髮、憂鬱、失眠、記憶力下降問題等接種而來,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樓中亮在臉書專頁「樓中亮中醫博士」針對產後掉髮及產後憂鬱,提供飲食、穴位來調理。
產後掉髮
樓中亮說明,在荷爾蒙的影響下,懷孕期間頭髮會比較多,但產後由於荷爾蒙突然減少,頭髮就會大量脫落,但這情形一般在生產後一年就會慢慢改善。
改善方法
●多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類、肉類、蛋類、豆類、牛奶等。
●多吃可以強化髮根的食物,如海帶、髮菜、黑芝麻、黑木耳、何首烏等。
產後憂鬱
樓中亮指出,產後憂鬱主要是因為,生產後胎盤類固醇的突然減少而引起,如果有家族憂鬱症病史的產婦,產後憂鬱的發病率也會比較高。一般產後憂鬱症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但嚴重可能會持續1-2年,甚至因此輕生。在中醫認為,產後憂鬱症是由於生產時耗傷氣血,血不養肝,肝失所養,而肝氣鬱結所導致。
●調理茶飲
材料:乾玫瑰6公克、薄荷6公克。
作法:將材料放入杯中,加入沸水悶10分鐘後,放溫即可飲用。
●舒緩穴位
神門穴:仰掌,腕骨與尺骨相接內側凹陷處,以大拇指指腹反覆按壓,由輕到重,每次5分鐘。
三陰交穴:於內踝尖上3寸(約4手橫指),脛骨後緣凹陷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0下。
太衝穴:腳的大拇趾和第二指趾縫間,往上1寸,每次按揉5分鐘。
中脘穴:位於腹部,連接心窩與肚臍直線的中心點,按揉5分鐘。
氣海穴:肚臍正下方二指寬處,用掌心按摩,早晚各1次,每次50-100下。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