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換季流鼻水又皮膚癢 中醫教你應對過敏體質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每逢換季,身體就出現過敏症狀,該怎麼應對才好呢?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宋宛蓁指出,每到季節轉換或溫差變化大,許多人開始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喉嚨癢、眼睛癢、耳朵癢、皮膚搔癢等問題,尤其晨起和晚上最明顯,這可能是「過敏體質」惹的禍,應注意居家環境清潔,減少過敏原,並注意飲食,減少會誘發過敏的食物。
宋宛蓁在臉書粉專「昌盛堂中醫診所」發文表示,所謂的「過敏體質」或稱異位性體質,指的是患有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症狀,且時常是合併2種以上。宋宛蓁也針對常見的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進行說明。
過敏性鼻炎
宋宛蓁指出,過敏性鼻炎在季節性或常年都有可能發生,臨床常以鼻流清涕、鼻塞、打噴嚏為特點,伴隨眼睛紅癢。可見鼻黏膜腫脹偏白,由於腫脹阻礙血循,所以容易有黑眼圈,又時常因鼻癢揉鼻子,長期下來鼻樑易留下橫紋。
治療以肺為主脾腎為輔,三臟論治。肺氣通於鼻,其臟有冷,冷隨氣入乘於鼻,使津液不能自收,因此鼻流清涕、鼻塞、噴嚏,可用桂枝湯系列去調和營衛,或小青龍湯去溫化水飲,鼻塞嚴重者可加重細辛、辛夷、蒼耳子以宣通鼻竅,容易受風不適、怕風吹者可加黃耆、防風。
現在許多人飲食重口味又喜食冰涼,導致脾陽氣虛,氣血生化無源,肺氣亦虛,因此除了鼻涕、鼻水多外,常伴隨舌胖有齒痕、納差、便溏或大便軟散、易疲累等症狀,此時可再搭配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以健脾益氣。若長年鼻過敏伴有腰膝痠軟、小便清長、頻尿者,表腎陽不足,溫煦失司,可搭配肉桂、附子、杜仲、山茱萸等溫補腎陽。
5招改善過敏性鼻炎
1.注意居家環境清潔,減少過敏原:有可能是賞櫻時的花粉、屋內或被毯、毛絨玩具上的塵螨、貓狗的毛屑、二手菸、刺鼻的煙霧或氣味等,若能避免,則症狀會大幅減輕甚至消失。
2.減少生冷飲食及辛辣、油炸刺激性食物:生冷飲食如冰水、冷飲、生菜、蘿蔔、西瓜、椰子水;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姜、蒜、辣椒、咖哩。
3.注意保暖:起床時應添加衣物以因應清晨較低的室溫;外出時應加強頸部保暖並戴上口罩,以降低冷空氣吸入所誘發過敏的機會。
4.穴道按摩紓緩:雙手搓熱後按摩迎香穴,及向上搓揉鼻翼周圍大約20下。
5.三伏貼、三九貼協助調整體質:虛寒體質者可藉夏冬某些特定日子,敷貼熱性藥物於穴位以改善體質。
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屬於免疫失調,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炎, 也是濕疹的一種,又稱異位性濕疹。以皮膚搔癢、濕疹等症狀為特點,反覆發作為表現。臨床上常以皮疹分布型態判斷,嬰幼兒常出現在臉部及四肢伸展側皮膚,成人則轉變在四肢屈側皮膚苔癬化(因反覆搔抓而變厚、乾燥粗糙、紋路深),且患者本身或家族常伴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病史。
病因是先天體質弱,皮膚屏障較差,易受風、濕、熱邪所侵,而引發皮膚的紅腫癢,治療應從祛風、清熱、利濕著手。
●急性期風濕熱邪較盛,皮疹紅腫可遍佈全身,搔癢劇烈,滲出液不斷,此時應當加強清熱利濕,如生地、牡丹皮、金銀花、苦參、白蘚皮、蒲公英,合併祛風藥如荊芥、防風、連翹來處理。
●慢性期皮膚苔蘚化較為明顯,改以健脾利濕及養血潤燥為主,活血化瘀為輔,用蒼朮、茯苓、薏苡仁、黨參以健脾燥濕、滲濕;皮膚粗糙乾燥者,加強滋陰潤燥與化瘀如當歸、生地、赤芍、川芎。
宋宛蓁表示,此種皮膚病患者常因搔癢及皮膚外觀問題,影響睡眠、情緒、工作及日常生活,甚至出現憂鬱、焦慮、自信心受創等問題。因此建議患者應當積極且持續接受治療,學習應有的衛生常識及傷口護理,並注意飲食及躲避過敏原,讓自己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3招改善異位性皮膚炎
1.減少環境過敏原:加強居家清潔,注意毛絨玩具及被毯上的塵螨、微生物。
2.減少食用「發」物及刺激性飲食:少食會誘發過敏的「發」物如芒果、芋頭、竹筍、鴨肉、帶殼類海鮮,少食烤炸、辛辣、刺激性食物。
3.加強保濕,並盡量選擇低刺激性清潔劑:足量使用無香料及無刺激性物質的潤膚劑以達到保濕,可選擇中性或低PH值、無香料的沐浴乳與清潔劑。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