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單腳站10秒預測死亡率 專家:單腳站需有「這些」能力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單腳站10秒」居然能預測死亡率?物理治療師陳曉謙分享一篇2022年《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JSM)的論文指出,要能完成單腳站10秒,同時需要一定程度的「肌力、肌耐力、平衡、協調性」,這些都與體適能相關,若不能達到,恐導致早發性的失能、身體不適、得到心血管疾病等。
陳曉謙在臉書專頁「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發文指出,這篇研究共有1705位、年齡介於51-75歲的受試者,有3次機會嘗試單腳站10秒鐘,接著將能成功站10秒的(共1354人)及未達成10秒(共348人)的分成兩組,並追蹤他們後續的身體狀況約7年左右,發現能單腳站10秒的組別在7年後的死亡率為4.6%,而未能達成的組別其死亡率為17.5%,兩組的死因未有明顯差異,主要為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COVID-19引起的併發症。
陳曉謙指出,若平時的生活型態是躺在家裡、不太運動、三餐也是倚賴家人準備,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等皆會逐漸衰退,失能的現象也會越來越顯著,可怕的是,這樣的生活型態不見得跟年紀大有關,有許多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仍維持活躍、高活動量的生活型態而身體健康,反倒是許多未滿65歲的族群,因久坐、不良的生活型態,而導致早發性的失能、身體不適、得到心血管疾病等。
無法單腳站10秒怎麼辦?
陳曉謙說,單腳站是一個測試,也可以是一種訓練方式,若身邊的人還沒辦法完成,鼓勵他們現在開始練習。雖然這篇從研究中無法得知「單腳站平衡」與「存活率」的明確因果關係,但現在多數的研究都發現「充足的活動量、良好的體能狀態」都跟「好的健康指標」具相關性,換句話說就是平時多活動、多運動,像是練習單腳站、多走路、用上下樓梯取代電梯,都有機會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調節血壓及血脂、降低跌倒風險、且增加自主生活能力。
陳曉謙強調,對於還沒辦法完成單腳站10秒的人,每天可以花5-10分鐘做練習,確保周邊有牆壁或桌子可以在不穩時隨時扶,若已經能連續站30秒的人,也可以嘗試閉上眼睛的單腳站。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