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你今天又水腫了嗎? 醫3面向分析成因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水腫的情況,但造成原因卻不盡相同。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表示,可從急性或慢性、抬腳後是否改善症狀、單側或雙側判斷水腫原因,可能因靜脈栓塞、藥物、慢性腎臟病、肝臟疾病等引發,也可能是營養不良。
林軒任在臉書粉專「引人入腎・林軒任醫師」發文指出,水腫原因分為以下幾種:
●急性水腫:3天內忽然發生的水腫,可能因靜脈栓塞、蜂窩性組織炎、創傷造成或藥物引起。
●慢性水腫:持續3天以上的水腫,可能因心臟病、慢性腎臟病、肝臟疾病引起。
●抬腳或睡覺是否能改善:一般水往低處流,看腳抬起後是否會改善,或晚上睡覺躺1夜後是否改善。會改善代表靜脈回流差,可能因心臟疾病、慢性腎臟病、肝臟疾病,或藥物引起。不會改善則可能是營養不良、肝臟疾病、腎病症候群引起。
●單側水腫:僅單腳水腫,可能因靜脈栓塞、靜脈回流受阻(腫瘤或其他)、淋巴水腫引起。
●雙側水腫:雙腳都水腫,可能因全身系統疾病或藥物引起,例如心、肝、腎疾病。
水腫恐6疾病前兆 按壓無法復原應就醫
衛福部臺中醫院指出,下肢水腫雖然是常見症狀,但同時也是不少致命疾病的警訊,若不盡快就醫,可能有立即性的生命威脅。臨床資料顯示,常見併有下肢水腫的致命疾病如下:
1.心臟衰竭:常見臨床表現是走路會喘、心悸併有雙下肢水腫。
2.腎臟衰竭:常見臨床表現是臉色蒼白、倦怠併有雙下肢水腫。
3.末期肝硬化:常見臨床表現是肝硬化、腹脹併有雙下肢水腫。
4.末期癌症:腫瘤或鼠蹊部淋巴轉移壓迫血管造成下肢水腫。
5.下肢深部靜脈血管栓塞:常見臨床表現是下肢疼痛併有下肢水腫。
6.下肢蜂窩性組織炎:常見是下肢傷口紅、腫、熱、痛併有下肢水腫。
醫師建議,民眾若發現下肢外觀改變或走路感覺沉重,經手指按壓皮膚浮腫處會凹陷且無法復原(類似壓麵粉糰),應盡快尋求內科或家醫科協助診斷,切莫自行買藥或相信偏方,待病情惡化再求醫,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