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鼻胃管讓中風嬤很鬱卒 內視鏡胃造口重拾自信

2023/04/14 19:57

奇美醫學中心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團隊,推廣需長期灌食的患者可以胃造口取代傳統的鼻胃管。(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市71歲的李姓阿嬤,年輕時為美容師,3年前中風後因吞嚥功能受損,吃東西會嚴重嗆咳,長期放置鼻胃管灌食,但每月一次更換鼻胃管的過程讓阿嬤很害怕,醜醜的鼻胃管更讓阿嬤情緒低落,幾乎失去社交活動,在接受經皮內視鏡胃造口之後,臉上的鼻胃管不見了,阿嬤才重拾自信心。

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宿鴻表示,經皮內視鏡胃造口是一種常見的灌食方式,主要是在腹壁上製造一個孔洞,放入灌食管到胃部,以灌食藥物及食物,維持病人的營養需求,適用於無法透過口腔進食的病人,包括嚴重吞嚥障礙、神經性疾病如中風、失智症,和頭頸部、食道癌症患者等。

王宿鴻說,傳統鼻胃管由鼻腔插入,通過食道進入胃部,插入時會有燒灼般的不舒適感,且管路每個月即要更換1次,阻礙鼻腔和喉嚨正常呼吸,更重要的是會影響病人的自尊心和外貌。

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則是透過胃鏡導引和局部麻醉方式,將胃造口管由胃拉出至腹壁外,腹壁上會有約1.2至1.5公分的傷口,手術過程約20分鐘,是一項簡單又安全的技術,最大好處就是管路可用衣物覆蓋。

王宿鴻指出,研究顯示,胃造口的病人吸入性肺炎較低,對於營養的進步也更快,管路約半年更換一次即可。不過,嘴巴無法張開讓內視鏡通過、體重太胖、腹水太多、胃腸構造異常或開過刀、凝血功能異常等患者,不適合接受胃造口。

王宿鴻說,若是灌食需求超過1個月以上,胃造口是一個很好且方便的選擇,在歐美國家,胃造口是項相當普及的技術,台灣已引進及納入健保超過20年,但因為民情關係,接受度不如歐美,主要原因在於病人不想再接受一次手術、抗拒肚皮上開洞、怕管路以後不好照顧等;奇美醫學中心於2008年成立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團隊,整合胃腸科、老人醫學科、整合醫學科、神經內科、腫瘤科等醫師,並結合護理端,共同推廣到更多有需要的病人身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