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齒間「黑三角」好尷尬! 產生原因、治療方法一次看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牙齒矯正快完成時,齒間常會有黑色縫隙,這就是俗稱的黑色三角縫。祐民植牙矯正中心院長楊大為指出,此縫隙不僅影響美觀,若清潔不當容易堆積牙結石、增生牙菌斑,講話也容易噴口水。要處理黑色三角縫,除了可以用補的把洞補起來,牙齒矯正中的患者,也能先將牙齒形狀修過再靠攏。
楊大為在臉書粉專「楊大為醫師就是細節控」發文表示,黑色三角縫是指牙齒和牙齒中間接近牙齦的地方,因牙齦無法塡充所產生的縫,容易發生在以下情況:
●三角形牙齒:此種牙齒較易形成黑色三角縫,且形狀愈偏三角形、縫會愈大。
●牙齒矯正後:矯正前若牙齒較混亂,牙齒間的牙齦會被擋在下方,高度可能比正常牙齦更低。若把牙齒排列整齊,牙齦位置也不易升高,因此形成縫隙。
●手術後:手術風險之一是牙齦痿縮,且有時很難避免,尤其是植牙或補骨等牙齒周圍手術。若無法避免時,就只能藉由第2次手術、清潔或美化以解決問題。
●牙周病:牙齦發炎會吃掉牙肉的厚度和高度,雖然一開始看起來只有牙肉腫起,沒有萎縮問題,不過發炎過程產生的破壞,會在牙肉恢復健康後表現出來。有的是整體牙齦高度降低,有的則是個別牙齒周圍產生黑色三角縫,若清潔不當可能累積牙結石跟牙菌斑,之後不僅牙周問題,也可能有蛀牙等情況。
●年紀:牙齦會隨著年紀慢慢萎縮,到一定程度就會看到牙齒間有個別小洞。
●清潔不當:有的人怕刷不乾淨產生蛀牙,就刷很大力。但牙齒刷得乾不乾淨不是根據力道,而是有沒有刷到正確位置,所以太大力容易把牙齒刷到凹陷,或把牙齦刷受傷,造成牙齦萎縮、黑色三角縫跑出來。
楊大為強調,有些人為了乾淨而用牙尖刷搓牙齦,結果牙齦跑出一個洞。雖然牙周問題需要使用牙間刷清潔,但若還沒有到那種程度就直接使用牙尖刷,反而容易搓出一個一個洞。
黑色三角縫 不只影響美觀
楊大為提醒,黑色三角縫不僅會影響美觀,更可能產生其他問題:
●美觀:若牙齒中間有黑色的洞,尤其在門牙,會非常明顯、影響美觀。
●牙周健康:若牙齒間有牙齦填補縫隙,基本上較不容易堆積牙結石、增生牙菌斑,也較不容易卡食物菜渣,因此應更費心清潔。
●講話漏風、噴口水:發音之所以有高低、捲舌音,都是依賴舌頭和上顎牙齒產生的氣道發生共鳴,一旦牙齒位置改變,舌頭位置也會跟著改變,因而讓牙齒更凸、更亂,所以當牙齒間有黑色三角縫,就會講話漏風、說話不清楚,甚至說話時口水容易從洞口噴出去。
處理黑三角 方法分2種
楊大為說明,要處理黑色三角縫分「加法」、「減法」2種。
●加法:美學補牙
楊大為指出,補的方法有2種,1種是製作貼片,1種是使用美學補牙的方式把洞補起來。大部分情況下,左右2顆牙齒都會處理,但美學補牙較不會傷牙齒,單純只是補上去。貼片雖然也很好,但會修掉一些牙齒,如果要修牙齒又要做到一致,不僅費力費時,費用也是最高。
此外,他表示,在某些條件好的情況下,且病人也願意,開刀補肉也是一個方法。手術完後會有2個傷口,術後結果有時較難預期,需要1-2次才能完全把黑色三角縫填滿,適用在局部牙肉萎縮或植牙的位置上。
●減法:修牙齒型態再靠攏
楊大為說明,矯正中的患者若牙齒形狀也偏三角形,最常磨牙(interproximal reduction,簡稱IPR),簡單來說就是修牙齒,讓形狀較不偏三角形,如此一來牙齒靠攏後,黑色三角縫會較小。而修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手動外,也能用器械一一修出適合的形狀。
他指出,一般矯正就是牙齒太亂需要空間,且有時較難避免產生黑色三角縫,利用此方法修牙齒之後,牙齒間自然會多出空間讓牙齒排整齊,同時也消除黑色三角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