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終結站》水腫不應再喝水? 營養師駁:除「這種人」否則應多喝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認為「水腫代表身體水分過多,因此不能喝水」,對此,營養師劉雅惠表示,水腫是身體的水分代謝出現異常,除非是疾病造成水腫,否則更應多喝水增加代謝。此外,也可透過適度運動、攝取足夠蛋白質及蔬果消水腫,並以原型食物為主。
劉雅惠在臉書粉專「營養師Emma」發文提醒,水腫是一個結果,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很多,絕對不是一昧的少喝水就可以解決的,水腫≠限水,不要再搞錯了。
水腫原因有4種
●久坐久站:長期維持同個姿勢,可能導致下肢循環不良而累積水分,最常見為腿部水腫。
●飲食習慣不良:飲食太重口味、過多加工製品,讓體內鈉、鉀離子失衡,鈉離子累積在體內,便使水分失去平衡。
●疾病:心衰竭、肝硬化及腎臟病皆可能因代謝循環、水分排除障礙、血漿白蛋白過低引起水腫問題。
●營養不良:蛋白質會調節體內膠體滲透壓,蛋白質不足就會讓液體累積在組織間隙。
5撇步 消除水腫
劉雅惠指出,可透過以下方法消除水腫:
●適度運動及活動:久坐久站的上班族,可透過運動促進下肢循環,幫助液體回流心臟。
●以原型食物為主:鈉會保水,飲食應避免太鹹、加工、重口味,多選擇原型食物,以辛香料調味、減少調味料。
●足夠蛋白質:營養不良的水腫,應攝取足夠蛋白補充身體所需。一般成人需求量為,每公斤體重需1公克蛋白質,但依不同年齡、疾病,需求可能不同。
●足量蔬果:天天5蔬果,從蔬果中攝取鉀離子,將過多的鈉排出,順便將水分帶出體外,可吃釋迦、香蕉、香瓜。
●水分不能少:水能幫助代謝循環、加速排除鈉,反而可以消水腫。但若是疾病造成水腫,過量水分反而可能加重疾病惡化,此時應依不同疾病限水。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