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台灣嬰兒死亡率超日、韓兩倍 6大學協會呼籲:早篩檢早治療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我國新生兒數持續走低,不僅生得少,每千位嬰兒中就有4.1位死亡,已經連續20年超過日、韓2至3倍。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治醫師徐瑞聲指出,家長最關心新生兒的健康,但大多數遺傳性或先天異常疾病並不會馬上出現明顯症狀,因此需要透過「新生兒篩檢」來把關,然而不少家長會延誤篩檢,「決策進行篩檢時間太短」、「篩檢衛教資訊太少」、「太晚開始了解篩檢項目」是新生兒篩檢延誤的3大主因。
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台灣周產期醫學會、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中華民國人類遺傳學會、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生兒篩檢中心、台北病理中心臨床病理部新生兒篩檢組、中華民國衛生保健基金會附設醫事檢驗所新生兒篩檢中心,今共同舉辦記者會,呼籲家長們及早進行嬰兒第一道健康檢查。
徐瑞聲指出,新生兒出生48小時即可篩檢,採取一次足跟血就可以進行必選及加選檢查。目前衛福部國健署有補助新生兒必選篩檢項目,包含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苯酮尿症、楓糖尿症、半乳糖血症等21個項目,也可以額外加選檢測約10項新生兒罕見疾病,為寶寶健康雙重把關。
徐瑞聲說,觀察願意篩檢的家長,有高達5成晚於常規時間才進行篩檢,原因大多是決策進行篩檢時間太短、篩檢衛教資訊太少、太晚才開始了解篩檢項目等,因此建議要提早了解「加選篩檢」內容,尤其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一出生就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及時篩檢才能及早治療。
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秘書長、雙和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郭雲鼎也說,不少家長認為已進行產前胎兒診斷,寶寶很健康,但事實上,產前各項診斷並非100%準確,產後新生兒篩檢才更能直接確認寶寶的健康。
此外,許多家長會為了幫新生兒保保險,因此晚於常規時間才進行新生兒必選篩檢,有不少父母不清楚,監委會2012年就頒布「新生兒篩檢中政府指定執行的21個項目,皆排除於保險等待期的規範」,提醒民眾,別因商業保險迷思,錯失拯救新生兒的機會。
以2022年出生率數字推估,有高達1萬5千個家庭末進行加選篩檢。郭雲鼎說,罕見疾病當中,高達8成為基因遺傳導致,新生兒加選篩檢涵蓋多種可治療的罕病,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黏多醣症(MPS)、龐貝氏症(PD)等,其中發生率較高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檢準確度高,若延遲篩檢或未篩檢,恐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