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世界腎臟日 醫示警:確診COVID-19腎臟恐加速衰老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今天是「世界腎臟日」,台灣腎臟醫學會指出,國內每8位成人就有1位可能患有腎臟病,盛行率長期高居全球第1,美國研究也顯示,確診COVID-19後的患者,腎臟老化速度是一般人的3倍,然而腎臟病早期無明顯症狀,且民眾大多對腎臟病知識不足,往往延誤就醫;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醒,腎臟病已躍升國人十大死因第9名,且呈上升趨勢,民眾可就近於住家附近的診所,透過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及早介入管理和改善。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國外研究發現,確診新冠肺炎後會加速人體器官衰老,尤其以腎臟、腦部、心臟等3大器官最為嚴重;隨著年齡增長,腎臟會逐漸老化,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下降,若感染新冠病毒,腎臟老化速度可能將飆至3倍,意即1年內就會下降3至4%。
吳麥斯說,腎臟是沉默的器官,且早期臨床上並沒有明顯症狀,據統計,台灣20歲以上成人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已逾12%,卻有96%的腎臟病患者罹病而不自知。
為避免延誤就醫,吳麥斯說,除了民眾熟悉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外,也應留意高腎壓,定期追蹤「四高」狀況才有機會及早揪出腎病變風險,民眾也要謹記「泡、水、高、貧、倦」五症狀,也就是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若有上述問題應及早就醫。
國健署表示,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肥胖且腰圍過粗者,有2成有腎功能問題,三高病人中,有肥胖又吸菸者近4成腎臟功能異常,因此吸菸、肥胖、三高患者及年長者相較於健康民眾,更應注意自身的腎臟功能狀況。
國健署說,民眾可透過「驗尿」及「抽血」檢查,了解自身腎功能好壞。國健署免費提供40歲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全國有243家腎病識能友善醫療院所,針對有腎臟病風險的民眾提供衛教指導,讓民眾能就近顧腎。
為響應世界腎臟日,台灣腎臟醫學會將於全國北、中、南擴大辦理「愛腎護腎,腎利人生」園遊會,詳細資訊可上「腎利人生」官網查詢。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