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缺鐵性貧血別輕忽 胃鏡+大腸鏡找出病因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一名80多歲阿公由於上腹疼痛,抽血發現血色素低落,加上黑便,醫師安排胃鏡檢查無異常,建議阿公進行大腸鏡檢查找出缺鐵性貧血的原因,但患者並未接受,直到3個多月後,阿公因為上腹不舒服和頭暈回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在橫結腸近端有超過5公分的大腸腫瘤,診斷為大腸癌,目前已轉介到大腸直腸外科評估開刀。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志奇表示,這名阿公因上腹疼痛,先到他院急診,抽血發現血色素只有5.5g/dl(正常男性14-18 g/dl),遂到該院腸胃科門診,他問診得知阿公大便有時會比較黑。因貧血、上腹痛、黑便等症狀首先要排除上消化道出血,當下幫阿公安排做胃鏡,並抽血檢查。
阿公經胃鏡檢查,發現胃、食道和十二指腸都無異常。但抽血發現,阿公不但貧血,鐵蛋白也很低,符合缺鐵性貧血的診斷。當下建議阿公必須接受大腸鏡檢查來找缺鐵性貧血的原因,但阿公並未回診。
3個多月後,阿公才回診間說他因為上腹不舒服和頭暈又到其它醫院,電腦斷層發現大腸有問題,想做大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在橫結腸近端有超過5公分的大腸腫瘤、與電腦斷層發現在橫結腸段增厚相符合,診斷為大腸癌。事後阿公才說,曾有其他醫師檢查說過他是缺鐵性貧血,但是使用口服鐵劑後症狀有改善就沒回診了。
蔡志奇指出,缺鐵性貧血顧名思義是有缺鐵的情形又貧血。但缺鐵性貧血應該看做是某個疾病的表現,並不是一個最後診斷,所以,不能診斷完缺鐵性貧血後光補鐵劑就沒事了。尤其是使用鐵劑短期內血色素就明顯上昇的人更是符合缺鐵性貧血,也是要再下一步找原因,絕不是很快補回來沒貧血就沒事了。
會缺鐵有可能是血的不斷流失,也可能是攝入或吸收不足所造成。可能的原因包括消化性潰瘍出血、腸胃道腫瘤出血、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胃炎、大腸發炎性疾病、乳糜瀉或是胃開過刀等等。另外,在年輕女性最常見的就是月經過多造成的缺鐵性貧血。
在上述常見原因中,除了月經出血外,大部份都能用胃鏡加上大腸鏡加以診斷。所以,中年(停經後)的女性和所有男性診斷缺鐵性貧血性,都建議要做胃鏡和大腸鏡的檢查來找出可能的原因。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