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今年健保藥價依法調整 石崇良:上路10年藥品支出目標制啟動檢討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缺藥惡化又逢健保砍價,引發外界關注,衛福部今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將成立防缺藥中心,會較現行的藥品供應資訊平台擴大跨單位,並強化訊息傳遞與有效處理,至於健保藥價調整是依法辦理,短期內將先進行指示藥品價格保護、缺藥品項藥價檢討,未來進一步啓動藥品支出目標(DET)檢討。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未來會成立防缺藥中心,但需要一點時間看看如何運作,現在若有藥品短缺問題,可透過兩種通報方式,包含「藥品供應資訊平台」與通報專線(02)2787-8249,會再釐清是局部或通案問題,進一步協助與處理。
王必勝說明,目前藥品供應資訊平台主要由食藥署主導,但缺藥樣態越來越多元,且跨署司處、甚至跨部會,進而需要成立防缺藥中心,將進一步擴大跨單位,成立食藥署、健保署與醫療院所、藥局、廠商、公協會的一個溝通平台,並強化訊息傳遞,且有效率處理問題。他也提到,目前缺藥品項已做過一些整理,但後續可能仍有其他缺藥,希望大家繼續通報。
至於調整藥價的部分,健保署長石崇良強調,此為依法從2013年起,每年按市場調查售價與健保核價之間的價差,再根據前一年超出藥價支出目標的部分,進行年度調整,並於4月1日上路,今年主要涉及6009項藥品、81.8億元,但對於支付價低於基本價或調整後低於基本價、近期短缺藥品不調整,而若有不敷成本的藥品,廠商可於公告後2週內檢具成本資料申請重新核定,在核定新藥價前也暫不調整。
健保針對現行的缺藥因應機制,石崇良也提出5大作為,包含單一處理窗口、即時掌握缺藥資訊、跨單位合作機制、不敷成本藥價調整機制、替代藥品仍可申報費用。
此外,石崇良提到未來精進作為,短期強化指示藥品價格保護,並針對缺藥品項進行藥價檢討,中期會啓動DET檢討,因為已經實施10年,會與醫界、藥界溝通調整方式與品項選擇,必要時修改相關辦法。同時規劃建立風險管控機制,對於市場寡占或供應有限且有臨床需求藥品,分散風險或給予適當價格保護機制,也配合防缺藥中心規劃全國統一採購試辦計畫。
至於長期的部分,石崇良強調,會持續和各界溝通,全面檢討健保藥價政策,並對於必要性藥品給予適當價格保護機制。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