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藏3腫瘤 帛琉女跨海來台治療迎新生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來自帛琉的65歲女性Faith Harumi(斐露米),因腹痛在當地診斷為結腸癌,去年4月經馬偕紀念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安排轉診來台,進一步診斷發現,露米為大腸直腸癌合併卵巢與腹膜轉移,共有3腫瘤,在馬偕團隊治療下,露米在台灣跨年並度過10個月的治療期,今年1月底露米順利返國迎接新生。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與腹膜癌治療團隊資深主治醫師陳建勳表示,大腸直腸癌合併腹膜轉移發生比例不高,除了本國病人,露米是第一個國際醫療轉診個案。由於治療上較為複雜,事前的準備工作也就更為繁瑣,團隊為露米安排「腹腔腫瘤減積配合溫熱化學治療」計畫,團隊成員還包括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陳禎瑞、一般外科資深主治醫師何恭誠等人。
露米的手術同時進行次全大腸、子宮、卵巢、腹膜、大網膜等切除,在腹腔內手術完成後,緊接著執行90分鐘的「腹腔溫熱灌注化療,HIPEC」,總計手術時間長達10小時。術後露米在加護病房觀察2天後轉至一般病房,兩週後即順利出院,後續安排每兩週進行化學治療。
露米術後的兩次電腦斷層結果與各項檢查數值均正常,復原情況良好,不過去年7月她感染了COVID-19,雖然症狀輕微但化療一度被迫中斷,所幸後續安然度過,今年1月中旬進行最後一次化療後,結束了來台10個月的治療。
陳建勳分享,術前的治療計畫嚴謹完備,有助於國際醫療轉診病人的治療過程更為順利,除了醫療外,病人長時間在異鄉的飲食與心理調適也是團隊重視的一環,由於露米特別不習慣台灣的清粥小菜早餐,病房護理師上班前還會特別幫露米與陪同來台的妹妹準備西式早餐,讓她備感溫暖。
馬偕醫院指出,返國後露米可以在當地回診,並透過馬偕追蹤關懷機制與國際醫療中心保持互動,露米利用通訊軟體向馬偕團隊報平安與表達感謝時,臉上堆滿笑容,為跨國醫療再添佳話。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