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有蜘蛛網或蚯蚓狀的血管 醫:靜脈曲張需防併發症
〔記者陳恩惠/桃園報導〕年近40的潘姓男子平日擔任搬運工,有抽菸喝酒習慣,放假時幾乎坐躺沙發看電視或打電玩,一坐就是整天,近來發現左小腿冒出蜘蛛網狀或像蚯蚓的青筋,紅腫酸痛,甚至劇烈疼痛,向衛福部桃園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求診,醫師檢查診斷為靜脈曲張(又稱靜脈瘤),評估動手術去除曲張的靜脈是最好的治療,經手術、住院後已獲改善;醫師提醒,有不適症狀需及早接受血管外科醫師的診斷及治療,才能有效預防與避免血栓等致命併發症。
部桃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詹智翔說,靜脈曲張為靜脈的瓣膜功能受損,導致血液滯留,造成血管曲張,是慢性且病情持續進展的血管退化疾病,最常發見於腿部,也可能在身體任一部位的靜脈,不同時期血管的差異相當明顯,一開始是皮膚表層的微血管擴張,變為嚴重的皮膚色素沈著、潰瘍等,其實靜脈曲張並非僅是影響腿部外觀,還會導致靜脈血液無法順利回流,引起併發症。
詹提及,不是每個靜脈曲張的患者都需接受治療,若紅腫、腫脹感、疼痛加劇情況沒有改善,需至心臟血管外科由醫師診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避免情況惡化。
護理師謝易倩則說,靜脈曲張患者大多與工作型態有關,好發族群除了有先天性血管瓣膜功能不全的先天因素外,還有懷孕、肥胖、吸菸者、年長者、長期咳嗽、經常便秘、常舉重物的搬運工、攝護腺肥大者,還有久站、久坐的老師、廚師、醫護人員等。
謝易倩同時說明預防靜脈曲張主要有幾個原則,包括能使靜脈血液回流的穿彈性襪及適當運動外,久坐時盡量將腿部墊高能促使靜脈血液回流,避免緊束腹部增加腹壓、避免久坐、久站可預防血液淤積在下肢,同時還要避免菸酒,因為酒精會加速靜脈曲張,讓病症惡化,另外還要注意飲食、體重控制,才能減輕腹壓,避免增加血管負擔。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