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年前大掃除要當心! 混用清潔劑恐造成氯中毒

2023/01/17 09:10

環保署提醒,清潔劑不能夠混用,以免產生有毒氣體危害健康。(取自環保署化學局網站)

環保署提醒,清潔劑不能夠混用,以免產生有毒氣體危害健康。(取自環保署化學局網站)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農曆新年將至,家家戶戶陸續開始進行年終大掃除,擦玻璃、刷地板等工作都會使用到各種清潔劑。不過環保署特別提醒,清潔劑不能夠混用,若使用不當恐會引起身體不適,甚至引發氯氣中毒危害肺部健康,呼籲民眾使用時須特別留意。

為去除陳年污垢,或擔心單一清潔劑效果不夠強,民眾可能會將漂白水與清潔劑混用。不過,環保署化學局副局長陳淑玲指出,有些化學物質混合時,依照其化學特性與加入分量,可能會產生有毒氣體、放熱等化學反應,呼籲民眾不要任意混用不同種類的清潔劑。

陳淑玲舉例,漂白水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若和含鹽酸成分的清潔劑加在一起,可能會起化學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濃度低時,會刺激眼睛黏膜和呼吸道黏膜,產生紅腫熱痛等不適的症狀;濃度高時,則恐引發氯氣中毒造成化學性肺炎等問題,危害肺部健康。

除不可和漂白水混和外,鹽酸也不能和馬桶或排水管的疏通劑混搭。由於疏通劑的主要成分為氨水,若不慎與鹽酸混合,可能會產生有毒和腐蝕性氣體。另外,陳淑玲也提醒民眾,應該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具強力去污效果的清潔劑,以免其化學成分對皮膚造成嚴重傷害。

陳淑玲強調,打掃時一次只用一種清潔劑,切記勿混用、並戴上口罩和手套,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如果民眾發現眼睛刺痛、呼吸困難等身體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健康網》跨年倒數中!大掃除過敏發作 醫授6招對尬「始作俑者」

2022/12/20 09:00

再過不到半個月就要跨年,而且明年春節來得特別早,大掃除差不多可以開始動工。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再過不到半個月就要跨年,而且明年春節來得特別早,大掃除差不多可以開始動工。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再過不到半個月就要跨年,而且明年春節(1月20日小年夜)來得特別早,大掃除差不多可以開始動工,以免火燒屁股又狂哈啾哀哀叫,懊惱沒有「超前部署」。佳齡生活健康中心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吳政穎表示,塵蟎是居家常見過敏原,床墊、枕頭、毛毯、地毯、窗簾都有它的足跡,碎片、排泄物、分泌物與生殖卵可能引發過敏如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氣喘及異膚炎,並分享6個改善方法。

吳政穎指出,塵蟎為類似昆蟲的微小節肢生物,喜愛溫暖潮濕,溫度23-30℃、濕度65-80%的環境是它的「理想型」並在此生長繁衍,不過其肉眼難以辨識,需透過顯微鏡觀察。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不見的敵人 台灣是塵蟎的菜

那要如何得知塵蟎的下落?吳政穎說,除了家中床墊為主要來源之一,「提供溫暖、潮濕及食物來源的最佳環境」,也大量存於枕頭、毛毯、地毯、填塞式傢俱、窗簾及類似織品中,塵蟎的碎片、排泄物、分泌物、生殖卵可能引發過敏,導致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炎等症狀。

塵蟎的碎片、排泄物、分泌物、生殖卵可能引發過敏,導致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塵蟎的碎片、排泄物、分泌物、生殖卵可能引發過敏,導致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吳政穎直言,一般人每天約30%時間(約7.2小時)處於臥室,控制塵蟎過敏的最好方法是避免接觸,例如將家中臥室的塵蟎量降至最低,出現過敏反應的次數和嚴重程度都會下降,用藥物用量也可大幅降低。他分享以下日常生活6招,改善塵蟎過敏:

清除地毯和其他塵蟎棲息地:維持臥室整潔,減少不必要的雜物堆積,如果物品上沉積灰塵,也會有塵蟎。

使用防蟎抗過敏床罩:將床墊和枕頭放在防蟎抗過敏的枕套和床罩裡。這些防蟎罩是由抗過敏織物緊密編織而成,可防止塵蟎在床墊或枕頭上滋生或散播。

每週清洗床上用品:用溫度至少60°C熱水清洗所有床單、毯子、枕套和床罩,並以陽光或紫外線曝曬才能殺死塵蟎並去除過敏原。將不可洗物品冷凍24小時也能殺死塵蟎,但不能去除過敏原。

除濕器或空調保持較低的濕度:保持家中的相對濕度低於50%。

避免使用易積塵且不易經常清潔的床罩:填充玩具經必須常用熱水清洗並徹底乾燥。另,盡量不要把填充玩具放在床上。

使用濕的拖把或抹布而非乾燥材料清理灰塵:可以防止灰塵飄散和重新飄落。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主婦大掃除肩痛無力 竟是肌腱破大洞

2022/02/05 05:30

個案經關節鏡微創肌腱修補術後,疼痛、肩膀功能大幅改善,也終於可以一夜好眠。(照片提供/葉詩翰)

個案經關節鏡微創肌腱修補術後,疼痛、肩膀功能大幅改善,也終於可以一夜好眠。(照片提供/葉詩翰)

文/葉詩翰

過年時,免不了採買各式物品,每次出門都大包小包拎回家,屋內也需大掃除,嚕地板、擦玻璃等,從年前忙到年後,往往會造就許多全身痠痛的家庭主婦。

日前1名6旬婦人至骨科門診就醫,表示從過年前一直很忙碌,感到右肩隱隱作痛,隨著事情越做越多,疼痛漸漸加劇,拿鍋鏟炒菜時也感覺較無力,剛開始以為只是太勞累,想說也許過完年休息一下就會好,沒想到仍然疼痛難耐,不但白天痛,晚上睡覺時,更時常痛醒,睡眠品質非常差,也去試過針灸、推拿等仍不見改善。

請繼續往下閱讀...

理學檢查發現,她除了被動肩夾擠動作疼痛外,肩膀外展及外轉的力量也有減弱,經過安排X光、核磁共振等檢查後,確診為肩旋轉肌袖肌腱斷裂。

中年過後肩膀疼痛的患者往往以為自己只是過度勞累或是患了五十肩而延誤就醫時機。

關節微創手術修補改善

肩旋轉肌袖肌腱共有4條,為肩膀內相當重要的構造,讓肩膀能夠做各方向的動作,以及幫助維持肩關節的穩定。

造成旋轉肌袖破裂的因素有很多,常見的原因包括:發炎、創傷、退化、運動傷害或從事重複過多肩動作的工作等。一旦發生旋轉肌破裂,隨著時間過去,破洞可能會越破越大,且肌肉會萎縮,進而產生脂肪堆積及纖維化,如果惡化到一定程度,甚至無法手術修補。

患者經關節鏡微創肌腱修補術後,疼痛、肩膀功能大幅改善,也終於可以一夜好眠。

造成肩膀疼痛的原因很多,且不同的疾病與嚴重度、不同的患者年齡與日常生活需求所適合的治療方式皆不同,需經過醫師專業評估診斷及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骨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健康網》大掃除5秘訣 預防身體痠痛

2022/01/31 08:56

拿抹布擦東西,手的位置最好保持在「肚臍和頭頂之間」的高度,最省力又舒服;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拿抹布擦東西,手的位置最好保持在「肚臍和頭頂之間」的高度,最省力又舒服;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過年前家家戶戶會開始整理住家環境,食藥署在臉書粉專「食用玩家-食藥署」及食藥好文網發文,邀請台大醫院竹東分院兼任主治醫師/竹南診所復健科醫師邱熙亭分享5個大掃除的動作秘訣,提醒民眾注意姿勢,以免受傷。

1、各項打掃輪流做

人類的筋骨,天生無法負荷長時間的固定不動,需要定時的活動才能避免過勞僵硬。所以在大掃除時,可以透過「擦窗戶→掃地→清牆壁蜘蛛網→拖地→清衣櫃」的交替方式,讓身體各部位肌肉輪流使用,避免某部分筋骨出力過久而受傷。掃除每30分鐘就要停下來,做個幾分鐘伸展操,活絡筋骨後再上工。

請繼續往下閱讀...

2、掃地別過度彎腰

常有人掃地、拖地或用吸塵器時身體太往前彎,造成腰酸背痛。要改用大腿跟膝蓋微彎,向前跨步的姿勢來掃地、拖地,減少彎腰幅度,比較不會腰痠,或弄到舊傷復發。

3、擦窗勿久舉手臂

拿抹布擦東西,手的位置最好保持在「肚臍和頭頂之間」的高度,最省力又舒服。如果要一直舉高手臂擦窗、吊櫃等高處物,最好用長柄刷代勞,以免脖子痠痛,和肩膀拉傷。

4、不要長時間蹲或跪

邱熙亭說明,膝蓋關節內的摩擦壓力,在彎曲超過90度時就會大幅增加,加上長時間蹲或跪,就容易導致摩擦受傷與提早退化。所以一定要找張高度適合的椅子,讓你坐著的時候,膝蓋和髖關節各彎曲大約70度左右,而且脖子也保持一點點往前彎一點的姿勢最好,減少肩頸痠痛。

5、搬重物不可只有腰在彎

邱熙亭指出,要避免過度彎腰,來減輕椎間盤負荷,正確的方法是要先蹲下去,腿張開,讓身體儘量靠近重物後再抱住,最後用大腿的力氣站起來。整個過程腰微彎即可,儘量使上半身直下直上,腰就不會閃到了。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