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醫大附醫、豐原醫院簽署備忘錄 合作打擊抗藥性細菌

2022/12/27 16:26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左)與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院長賴慧貞(右),代表雙方醫院簽署「智抗菌平台」全方位合作備忘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豐原醫院今天簽署「智抗菌平台」全方位合作備忘錄,由豐原醫院全面導入串接中國附醫智能抗菌的「敗血症風險與致死率早期預測」、「智速檢抗藥性預測」、「個人微生物抗菌譜」,以及「抗生素治療輔助決策系統」四大功能,透過雙方緊密合作,能有更多資源輔助分析抗生素決策,打擊抗藥性細菌,全力挽救病人生命,並落實抗生素有效智能管理。

今天的簽署由中國附醫院長周德陽,與豐原醫院院長賴慧貞,雙方代表完成簽署,宣示共同投入抗生素抗藥性智慧化管理,彼此分享資訊與數據,運用「智抗菌平台」輔助臨床診斷和預測病人抗藥性細菌感染和敗血症等風險,在黃金1小時內投入正確抗生素治療,全力搶救寶貴生命。

周德陽指出,國際權威期刊《刺胳針》於11月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2019年全球約有770萬人死於細菌感染,占全球總死亡數的13.6%,高居人類第2大死因。 

33種細菌中,有5種細菌導致了近半數死亡,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鏈球菌、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和綠膿桿菌,細菌感染構成對全球公衛的嚴峻挑戰。

周德陽表示,中國附醫成立「智抗菌平台」,以尖端AI智能醫療達到有效縮短時間,提早警示,並輔助臨床醫師就病人敗血症風險跟致死率預測、病人個人微生物抗菌譜,並以質譜儀機器深度學習抗藥性監測,進一步提供抗生素治療的輔助決策,協助醫師以正確抗生素提早介入治療,除了縮短病人的住院天數,改善病人預後,在精確用藥下,更進而降低健保花費,守護醫療寶貴資源。

豐原醫院院長賴慧貞表示,依據台灣急診醫學會準則,在懷疑有敗血症的階段,就應盡早給予抗生素,建議在1小時之內使用抗生素投入治療,並且每日需評估抗生素的最佳療法,避免產生抗藥性,以降低死亡率。

然而,抗生素多重抗藥性細菌,帶來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越來越嚴峻,不僅讓臨床醫師搶救困難,若一開始未能積極控制感染源,找出正確抗生素治療,之後就算搶救成功,往往對病人預後與住院時間長短都產生巨大影響。

為了及早因應醫院病人多重抗生素抗藥性問題,豐原醫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攜手合作,全面導入「智抗菌平台」,期盼透過雙方緊密合作來解決問題。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