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減重前先了解身體組成 營養師揭測量3原則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過完年胖一圈,許多人開始準備減重。營養師張宜婷表示,減重不等於減肥,2018年WHO世界衛生組織對超重或肥胖的定義為「對健康有害的異常與過多脂肪累積」,所以用正確方式減去過多體脂肪才算真正的減肥成功。且測量體脂肪率及骨骼肌時,使用同台機器、固定時間測量及長期紀錄,才能減少誤差。
張宜婷在臉書粉專「營養小桃氣-宜婷營養師」發文表示,減重時不單只是監測體重,更要了解身體組成數值。體重由脂肪組織跟非脂肪組織(肌肉、水分、礦物質)構成,相同身高、體重下不同的體組成,構成的體態也不同,例如1公斤脂肪組織的體積,是1公斤肌肉組織的3-4倍大。
此外,因男性、女性分泌不同荷爾蒙,脂肪囤積位置也會略有不同。張宜婷指出,男生常見位置在腰、腹、臀,稱為上身肥(UBO),俗稱蘋果型肥胖,這類肥胖屬內臟脂肪較多;而女生除了腰、腹、臀外還有大腿,稱為下身肥(LBO),俗稱西洋梨型肥胖。
骨骼肌多寡 影響基礎代謝率
張宜婷表示,最簡單有效的測量體脂肪率方式,是利用生物電阻分析法(BIA)測量,也就是市面上常見的體脂計,而體脂肪率依性別、年齡有不同標準。此外,體脂計也可偵測骨骼肌比率,真正影響身體代謝、體型外觀的不是體重,而是肌肉量多寡。
張宜婷說明,骨骼肌是可以透過運動、訓練增加的肌肉,骨骼肌多寡會影響基礎代謝率(人體整天不動會自然消耗的熱量),若骨骼肌量增加、提高基礎代謝率,可降低復胖機率。
測量遵守3步驟 減少誤差
張宜婷表示,若體脂肪已超過健康標準,改變飲食是最能改善狀況的方式。減重時應定期追蹤身體組成數值變化,並諮詢營養專家,協助檢視日常飲食或近一步改善,學習用對的方法,才能達到所謂的增肌、減脂,打造不易胖的體質。
張宜婷說明,在定期追蹤體組成數值過程中,必須使用同台儀器,不同廠牌與不同儀器間的數值不能做比較。為讓測量體組成的誤差值變小,應注意3大原則:
●使用同台體脂計:每次使用同一台體脂計,避免不同機台間的誤差。
●固定時間點測量:早上如廁後、吃飯前是最接近原始體重的時候,建議早上起床後尚空腹的時間,每次量測都固定時間點會最準確。
●長期紀錄:即使體脂計一定有誤差,但是依據每次的量測紀錄,就能看出身體長期的變化方向與下降幅度,這樣的判斷就會是最準確。
張宜婷表示,了解自己的身體組成數值,能夠初步知道該往怎樣的方向去做改善。在減脂、增肌的過程中與營養師密切配合,可以幫助揪出自己的飲食盲點、並安排個人化的飲食計劃。只要穩定照計劃進行、並持續紀錄身體數值變化、適時調整方向,想要達成目標絕非難事。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