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冬至進補宜溫和! 中醫點出「這些人」養生要注意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今(22日)是24節氣中的冬至,除了按照民間習俗吃湯圓外,要如何進補呢?中醫師詹景琦在臉書專頁「詹景琦 中醫師」發文指出,冬至為陰盛轉陽、陽氣初生之節氣,古有云,冬季養腎最得其時,因此分享護陽補腎妙招,但由於每個人體質不同,所以進補前請諮詢中醫師,以免補身不成反傷身。
●溫暖養陽氣:冬至後天氣特別寒冷,人體需要的熱量也隨之增加,因此中醫認為此時可多食用如羊肉、牛肉、雞肉、豬肉等有助溫養陽氣,幫助體內陽氣升發。
●補腎顧本:飲食以「顧本扶陽」為原則,如韭菜、栗子、芝麻、桂圓、茴香、黑豆、紫黑米、黑木耳、烏骨雞、黑海參,這些食物營養豐富、不燥不膩,冬天食用,取得入腎補腎好時機。
●溫補食譜:當歸生薑羊肉湯、歸耆羊肉湯,臘八粥、蘿蔔排骨湯、四神湯、羊肉燉蘿蔔等都適合冬至補身。
詹景琦表示,除了以上護陽補腎的好方法外,也建議每天按摩湧泉穴、三陰交穴等,也能養生保暖增強腎氣。另,早上起床後用熱水刷牙洗臉、用熱水泡腳能去寒暖身。
詹景琦提醒,冬至養生好,但由於每個人體質不同,像是易上火(如口乾、嘴破、痘痘出血)、有蕁麻疹、睡眠障礙、慢性病患者等,進補之前、有任何健康上的問題,請諮詢合格的中醫師診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