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重訓後無痠痛感就沒效? 醫揭有效訓練應追求目標

2022/12/05 15:34

醫師表示,訓練後的延遲性痠痛感來自肌腱韌帶的不適應,若規律維持訓練,不常有痠痛感非常自然。要追求有效訓練,應逐步提升訓練強度;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若重訓完後,肌肉無產生酸痛感,您是否會懷疑訓練無效?蘆洲愛林診所醫師林智葳表示,訓練後的延遲性痠痛感來自肌腱韌帶的不適應,若規律維持訓練,不常有痠痛感非常自然。要追求有效訓練,應逐步提升訓練強度。

林智葳在臉書粉專「醫心葳你Wei醫師~林智葳醫師」發文表示,練完的痠痛感通常源自於軟組織,有些人許久沒運動後突然訓練,隔天肌肉痠痛到不行,是因為肌肉周邊的軟組織,諸如肌腱、韌帶等突然受到拉扯而不適應,會產生發炎反應,導致接連幾天痠痛不適。

無痠痛感不代表無效果

林智葳指出,沒有痠痛感不代表訓練沒效果、有痠痛感更不代表一定有效,例如半蹲1小時後大腿非常痠痛,但半蹲對腿部肌肥大效果微乎其微。

他表示,訓練不該追求痠痛感,對於有經驗的訓練者,痠痛感不該被當作有效訓練的可靠指標,明顯痠痛感通常來自課表大轉換或強度大幅提升,因此訓練走入一定軌道後,無明顯痠痛感是常見狀況。

有效訓練應追求強度提升

林智葳說明,有效訓練應追求強度,對於健美式、肌肥大目標導向的訓練者,每次訓練強度才是追求重點。他舉例說明什麼是訓練強度:

A:臥推80kg、每組8下、組間休2分、總共4組。

B:臥推85kg、每組8下、組間休2分、總共4組。

B的重量(機械張力)較重,所以強度較強。但重量不是強度唯一因子,若A與B推的重量相同,但A組間只休1分鐘而B休了2分,那麽變成A的強度較高。

他指出,訓練強度為較抽象的概念,不是訓練重量(Mechanic)也不是訓練總量(Volume),例如:

A:深蹲100KG、每組10下、總共3組。

B:深蹲50KG、每組20下、總共3組。

A與B的訓練總量一樣,但訓練強度可能天差地遠。訓練強度牽涉到A與B的組間休息時間、動作品質、甚至當天個人的狀況而定。

林智葳表示,若要較清楚說明訓練強度概念,可用「當天訓練耗氧量與運動時間的積分」來形容,或可以稍微簡化為「當天訓練的心跳率與運動時間的積分」。訓練強度越高、耗氧量和心跳量會越高,所以有效訓練完的人通常都是氣喘吁吁,表示身體受到高強度訓練後的反應。

林智葳說明,有效訓練是在一定時間內,兼顧動作品質、機械張力的前提下,盡量拉高強度把所要訓練的肌群滿滿充血。

重訓跟有氧一樣都會喘

林智葳指出,有些人重訓極度輕鬆,組間休息5分鐘、不重力竭、邊腿推邊看新聞,訓練1小時後沒什麼流汗、運動過程也沒什麼喘。若以肌耐力、健康為主可以如此,但若追求肌肥大、健美式的目標,這樣的強度絕對遠遠不夠。有效的阻力訓練過程中,動用的是身體中的無氧系統,理論上會非常喘,心率區間在短期內會被拉到極高,甚至比中等強度有氧還要喘。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