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渡邊徹敗血症病逝 醫:慢性病患、長者要小心!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日本男星渡邊徹驚傳於11月28日因敗血症病逝,享壽61歲。他30歲時罹患糖尿病,後引發慢性腎衰竭,每週要洗腎3次。醫師指出,敗血症的死亡率約30-50%,而人體自身免疫力不足,如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若合併感染時較易引發敗血症。
根據日媒報導,渡邊徹1981年以戲劇《太陽的微笑下》出道,在飾演新人刑警後知名度大漲,一下躍為人氣演員,同時他也跨足歌壇、主持界,擔任歌手及綜藝節目主持人。他曾透露年輕時的自己是大胃王,曾1日攝取6千大卡,不過這也導致他在30歲患上糖尿病,也因糖尿病引發慢性腎衰竭,每週需洗腎3次。
渡邊徹2012年被診斷患有缺血性心臟病,2013年則因胰腺炎住院,去年4月還接受了主動脈瓣狹窄手術。而他在11月20日因發燒、肚子痛等症狀就醫,原先診斷是細菌性腸胃炎,不料短短8天內症狀逐漸惡化,並在11月28日因敗血症病逝。
根據衛福部台北醫院衛教文章指出,敗血症是指人體的免疫能力不足,受感染(細菌、黴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造成細菌大量在血液內繁殖,產生毒素,使人體各器官功能損害引起全身性的發炎反應,嚴重者造成各器官衰竭、低血壓及休克狀態。死亡率約30-50%,其癒後狀況則視身體器官損害而定。
敗血症病因
●病原體感染:如細菌、黴菌、病毒等。
●人體自身免疫力不足:例如老年人、慢性疾病(肝硬化、糖尿病、 腎病、腫瘤等),及使用抗排斥免疫抑制劑者(器官移植病患),若合併感染時較易引發敗血症。
●皮膚或黏膜的防禦層被破壞:如大面積燒傷及尿道、膽道、腸胃道黏膜破損,黏膜破損會增加感染風險,如果受到感染即有可能引發敗血症。
●醫源性因素:接受各種侵入性管路、內視鏡、人工瓣膜治療或檢查等,以及濫用抗生素,造成抗藥性菌種的感染,而導致敗血症。
台北醫院表示,敗血症症狀包括發燒、發冷、皮膚蒼白、呼吸急促、心跳快速、血壓降低、小便排出量減少,甚至會有情緒或意識狀態改變等現象。此外,該症還會導致呼吸、腎臟或凝血系統的併發症,如呼吸衰竭、腎臟功能下降,以及可能造成血小板、凝血功能下降。
台北醫院說明,治療敗血症的方式包括控制感染、抗生素治療、心血管支持療法、呼吸系統處理等,其中,抗生素治療是敗血病的主流治療方式,早期可先給予廣效性抗生素治療,待血液、痰液或尿液培養報告出來後,再依細菌培養結果給予抗生素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