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投資不如預期、身心失衡? 專家授4要素 找回控制感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投資本來就有風險,例如加密貨幣近年大起大落,包括世界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近日破產消息,台灣也淪為災區。對此,山曉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林映廷表示,當投資的結果和自己預期落差甚大時,許多人會陷入身心失衡狀態,故分享4要素包含覺察、修復、自我定位及尋求協助以調適身心,並呼籲旁人應「陪伴」取代「責罵」。
林映廷在臉書粉專「山曉心理治療所」說明,當投資的結果和自己預期落差甚大時,許多人會陷入憤怒、沮喪、無望狀態,身心失衡影響個人自我價值感、工作效能,甚至是家庭婚姻和人際關係。她進一步列出此時建議作法,以調適身心、重新找回控制感。
1.覺察可能引發的情緒
●對世界失去信任感。
●沮喪無力、做什麼都沒用。
●無望感,認為沒有希望了。
●反覆檢討、陷入「早知道」的懊悔。
●責備、質疑自己的決策失誤。
●羞愧感,感覺自己很差勁。
●內疚感。
2.修復、恢復自我效能
●釐清自己目前的處境,接納無法控制的狀況,改變可以控制的事情。
●恢復生活的規律(飲食、睡眠運動、運動)。
●了解自己的優勢並加以善用,重新規劃工作與生活模式。
3.重審自我價值及行動
●重新審視自己投資和賺錢的意義,釐清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投入價值行動。
林映廷解釋,例如賺錢是為了給家人好的生活,有時間去陪伴年邁的父母。價值觀為「期待自己能與家人建立緊密連結,投入能達成價值目標的方法」。
4.尋求他人的心理支持
●尋求可信任、安全的同儕支持團體。
●保持安全,與信任的家人朋友保持聯繫。
●當情緒起伏難以調節控制,且嚴重影響生活,請尋求專業的心理協助。
家人朋友可以這麼做:
●避免數落和說教。
●「陪伴」取代「責罵」,理解對方目前受傷的感受,需時間消化度過。
●提供心理支持和其他資源協助。
林映廷提醒,投資是一輩子的事,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走得長久。若發現最近情緒起伏過大,難以調節控制,且嚴重影響生活,務必尋求專業的心理協助。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