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放了支架仍心絞痛? 醫:改善心臟微循環很重要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有些人質疑為何放了支架還在心臟痛該怎麼辦?對此,醫師表示,在心導管術後發生心絞痛時,目前治療方法很少,血液流量不夠,可能跟心臟的微細血管循環有關,且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如果沒有辦法改善微循環的話,會升高3倍以上的不良預後結果,因此建議使用心臟微循環的治療,保持血管健康與通暢。
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在臉書粉專「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發文指出,據研究發現,有49%的患者,在接受過心導管手術,裝置血管支架後,就算支架完全正常沒有問題,仍然感覺到心絞痛的情況,往往造成患者和心臟科醫師很大困擾。
血液流量不足 與心臟的微細血管有關
劉中平表示,在心導管術後發生心絞痛時,醫生首先會擔心是否支架有栓塞,但在確定支架沒問題後,對患者持續反覆心臟不舒服,目前治療方法很少。另外一個難題是心臟灌注掃描發現血流不足,有缺氧的反應,然而進一步心導管檢查心臟的冠狀動脈,卻都是正常的,但血液流量不夠,這情況依目前醫學界了解,可能跟心臟的微細血管,也就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循環有關。
劉中平說,根據美國心臟學會的官方雜誌報導,心臟微細循環的病變可以解釋許多心臟病患無法緩解的症狀。因為目前心絞痛的處理是針對在心外膜的冠狀動脈,也就是肉眼可見的大血管來做診斷和治療,但是美國統計有5分之2的患者接受心導管的結果是正常的,那如何解釋他們的心臟不舒服呢?
劉中平表示,透過先進的血管壓力檢測,發現許多病患雖然心臟大的動脈沒有明顯狹窄,但是微細的血管已經有阻塞的病灶,導致最末端的心臟肌肉仍然沒有辦法得到充足的血流供應,這樣依然會產生心絞痛或是心臟功能不良的情形。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如果沒有辦法改善微循環的話,會升高3倍以上的不良預後結果。
降低膽固醇、戒菸 能保持血管的健康與通暢
劉中平坦言,目前心臟微循環的治療包括戒菸、降低膽固醇、還有使用抗血栓的藥物保持血管健康與通暢。而醫學的研究還在發展中,也還有許多不知道的地方,不過美國心臟學雜誌有特別提到體外反搏治療(EECP)的重要性。
透過腿部的加壓與放鬆,EECP可以增加靜脈循環以及減少動脈阻力,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以緩解心絞痛,促進血管活化因子以及幹細胞的釋放,從而提升側肢循環和心室功能,改善血管阻塞與氧氣供應。根據報導顯示,EECP可以在中度與嚴重的心絞痛患者使用(CCS III-IV angina),治療藥物和心導管手術無法緩解的心絞痛。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