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坐月子小心月內風!中醫:可能致感冒、頭痛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做月子禁忌多,有些人認為坐月子時不能吹到風,不然恐怕會引發「月內風」,那麼月內風是什麼呢?中醫師指出,在孕婦生產時,因全身筋骨鬆、交骨開、失血多,身體處於虛弱且不穩定的狀態,腠理疏鬆易使風寒入侵,所引起頭風頭痛、容易感冒、手腳冰冷、關節麻痛、下體感染等症狀。
雅丰唯心中醫診所新竹院所中醫師王思婷在臉書粉專「王思婷 中醫師」提到,月內風的5種症狀。
●頭風頭痛:因受風或素體虧虛所致,而有畏風畏寒的症狀,產後保暖的重點在頭部、腹部、腳底。
●容易感冒:反覆輕微感冒、常感到倦怠無力,注意力不集中,呈現免疫力降低的狀態。
●手腳冰冷:陽虛或末稍循環差,都可能四肢冰冷、手腳易冒冷汗。
●關節麻痛:常因風濕痺痛引起,出現肢體水腫、酸麻脹痛、屈伸不利。
●下體感染:包括產後尿路感染、陰道炎或子宮發炎,有尿澀、尿頻、解尿不暢、外陰搔癢、惡露帶膿血、腹痛等症。
致病因素「風邪」3特點:
●發病很快:入侵後短時間內引發症狀,例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
●善行速變:多無固定部位,有游走不定的特點,所以疼痛呈現遊走性並遇風加重,可能有頭痛、關節痛、肢體痛等症。
●風性主動:有頭目眩暈、抽筋和拘攣的情形。
王思婷表示,大部分隨著月子期好好休養,等到惡露排出、臟器歸位和筋骨閉合後,體力恢復氣血充盈時,自然可以把風邪逐出體外,症狀得以緩解;少數素體虛弱的媽媽,即使到了滿月前,身體修復還沒完全,一樣疲倦乏力,此時建議讓中醫進一步診察,找出身體出了什麼問題,才不會落下月子病。
另外,有些人坐月子時,會使用大風草預防產後月內風;對此,王思婷補充,大風草是菊科植物「艾耐香」的俗名,性味甘、溫、平,有袪風避邪、預防筋骨痠痛的功用,是以前物資匱乏的年代,產後坐月內的聖品。採集已成熟但未開花大風草的葉與莖,放入鍋煮滾後放涼,煮出來的藥汁呈淡淡的綠色,帶一股特殊香氣,聞起來舒服放鬆,產婦用來擦拭、熱敷甚至泡澡後,常覺得四肢溫暖、通體舒暢,具有祛風濕、預防感冒的作用。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