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從死神手中奪回龐貝寶寶健康成長 北榮成果登國際期刊外媒報導

2022/10/18 14:40

北榮團隊發表龐貝氏症治療成果。(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過去寶寶診斷龐貝氏症,幾乎等於宣告「死刑」,2歲以前死亡率高達100%。不過,病友小棠現已9歲,能夠正常行走、跑跳,甚至仰式、蝶式、蛙式、自由式等游泳四式都難不倒她,負責她的台北榮總醫療團隊,對於龐貝氏症的照護成果登上國際期刊,並獲美國媒體專題報導,算是另類台灣之光。

龐貝氏症會使肌肉受損;圖為檢查新生兒肌肉張力示意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北榮提供)

小棠媽媽說,小棠是經新生兒篩檢發現的龐貝寶寶,很感謝北榮團隊的照護,現在孩子大腦發育正常、學習能力與其他人相同,可閱讀英語繪本,就讀三年級的她,也可算小四、小五的數學,並參與民族舞蹈、游泳課程。

龐貝氏症患者進行爬樓梯訓練。(北榮提供)

小棠家住台南,每週往返南北的就醫之路並不容易,龐貝氏症的治療費用更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小棠媽媽期盼健保擴大給付新藥對象,未來孩子成長,也會對社會有所貢獻。

基因檢測是龐貝氏症的診斷工具。(北榮提供)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表示,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致病主因是溶小體一種酸性葡萄糖苷酵素(GAA)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無法分解肝醣,堆積的肝醣逐漸使肌肉受損,最後影響心臟和呼吸道肌肉。

龐貝氏症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北榮提供)

牛道明指出,台灣約每3.5萬名至4萬名新生兒,就有1名龐貝氏症患者。過去檢出龐貝寶寶,依照一般標準診斷流程,進行肌肉切片、基因檢測等檢驗,確診後再向健保申請藥物核可,走完行政流程拿到藥物,幾乎需要3個月才能開始治療。

龐貝氏症病友小棠與媽媽在記者會分享心情。(記者林惠琴攝)

不過,牛道明指出,北榮團隊認為治療快慢會直接影響治療成效,決定只要符合第一次新生兒篩檢酵素活性低於0.50 umol/L/hr、肌肉低張力、肌肉酵素高於250 U/L、心臟肥大(LVMI大於70 g/m2.7)等4項標準,最快可在到達醫院6小時內獲得首次酵素治療;回顧10多年以來,該院病童平均可在9.75天接受首次酵素治療。

台北榮總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任楊佳鳳說明,龐貝寶寶若不治療,2歲之前就會死於心肺衰竭,死亡率高達100%,2005年藥物問世,其他國家從診斷到用藥最快也要198天,即使存活下來,幾乎都要使用鼻胃管、呼吸器、助行器,甚至臥床。

不過,楊佳鳳指出,2008年台灣將龐貝氏症納入新生兒篩檢,是全球唯一,有助及早發現與治療,至今該院檢出36人,最年長為13歲,都能自行吃飯、行走,也沒有使用侵入性呼吸器,美國、日本均曾派參訪團前來了解。

北榮龐貝氏症病人各項預後指標遠高於全世界頂尖醫學中心,研究成果獲得國際期刊《醫學遺傳學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刊登,且美國罕見疾病新聞網(Rare disease advisor)製作專題報導,並有國際出版社邀約撰寫成專書。

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指出,這是先進國家優質醫療的典範,珍惜每個生命,未來也會持續給予最大支持。

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肯定北榮對罕病患者的照顧不遺餘力,坦言這部分比較不賺錢,對於願意投入的醫院,都要心存感恩與佩服,治療費用也會與健保協調一起幫助病友。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