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6旬婦「腦下垂體中風」 經鼻腔內視鏡微創手術切除腫瘤

2022/10/12 10:10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達為患者進行術後視野恢復評估。(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65歲林女士因左眼視力急速喪失,出現視野狹窄且視力模糊情形,赴台北慈濟醫院眼科求診,經檢查發現視力減退為視神經受到壓迫,由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兩種影像檢查,顯示林女士長出2公分大的腦下垂體腫瘤合併出血壓迫到視神經,經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達診斷為「腦下垂體中風」,照會耳鼻喉科醫師,合作執行「經鼻內視鏡腦下垂體腫瘤切除手術」順利除去腫瘤及血腫,術後林女士的視野逐漸擴大、視力恢復。

徐賢達說,腦下垂體位於頭顱底部蝶鞍構造部位,在掌管眼睛視覺的視神經交叉下方,是個直徑不超過1公分的微小腺體,根據英國研究指出腦下垂體腫瘤發生率達13.6%~17.8%,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若腦下垂體腫瘤發生出血栓塞或壞死,導致蝶鞍內壓力陡升,壓迫周圍組織,出現「腦下垂體中風」徵兆,如頭痛、嘔吐、脖子僵硬、視力受損、神智不清,急遽惡化下可能出現失明、荷爾蒙失調甚至死亡,因此須盡快予以手術切除,以期對周圍組織減壓。

核磁共振顯示長出2公分腦下垂體腫瘤併出血。(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徐賢達說,現今醫療技術進步,切除腦下垂體腫瘤由「傳統開顱手術」革新為「經上顎骨微創手術」,近年更以「經鼻腔內視鏡微創手術」為主要處置方式,鼻腔離腦下垂體僅有10公分的距離,以鼻腔內視鏡配合影像導航系統,通過蝶竇達蝶鞍處,磨除蝶鞍骨頭深入病灶,再以精細器械一點一點將腦瘤取出,完成手術減壓。

徐賢達說,在耳鼻喉科醫師協助操縱鼻腔內視鏡下,即時監測腦部組織與手術器械的相對位置,神經外科醫師在腫瘤移除的過程便能避免傷及周圍重要組織,安全性與成功率大幅提升。

電腦斷層顯示長出2公分腦下垂體腫瘤併出血。(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術後電腦斷層顯示腫瘤併血腫已清除。(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