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工地男熱傷害 醫:遇狀況掌握5步驟

2022/09/01 15:18

郭綜合醫院家醫科主任廖健男醫師提醒民眾,如真遇到熱傷害患者,請牢記「蔭涼、脫衣、散熱、喝水、送醫」5大步驟。(郭綜合醫院提供)

郭綜合醫院家醫科主任廖健男醫師提醒民眾,如真遇到熱傷害患者,請牢記「蔭涼、脫衣、散熱、喝水、送醫」5大步驟。(郭綜合醫院提供)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在工地工作的32歲李先生是糖尿病患者,工作時突然感到皮膚濕冷、心跳加快、伴隨全身虛弱無力,甚至有噁心、頭暈現象,被同事送到醫院急診。檢驗發現肝指數偏高合併血中鈉濃度偏低,診斷為熱衰竭,住院3天後痊癒出院,回診時,醫師建議患者工作隨身帶2500毫升水加3分之1瓶運動飲料,並提醒若發生熱傷害,牢記「蔭涼、脫衣、散熱、喝水、送醫」5大步驟。

郭綜合醫院家醫科主任廖健男指出,近幾年因溫室效應、地球暖化,熱傷害死亡案例明顯增加,正常熱的產生包含代謝熱源與環境熱源,散熱方式藉由對流、傳導、輻射與蒸發。人體基本生理基礎產熱率為70大卡/每小時;如果在日照下產熱率會超過150大卡/每小時。當環境溫度超過皮膚溫度 (約34-36°C),就無法藉由傳導、對流,輻射來散熱,此時熱傷害有可能發生。

熱傷害通常包括4類:

●熱痙攣:因體液喪失和電解質流失,形成電解質不平衡狀態。

●熱昏厥:在炎熱環境長時間站立,久站血液回流不順,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

●熱衰竭 :常出現大量出汗、疲倦、身體全身無力、頭暈、頭痛。患者核心體溫會上升,嚴重時可能失去知覺,變成更嚴重的中暑。

●中暑:最嚴重的熱傷害。

廖健男說,皮膚因體溫中樞調節功能失常、無法散熱呈現乾燙潮紅狀態。患者體溫常逾40°C,若不盡速處理可能引發休克、橫紋肌溶解、多重器官衰竭,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中暑患者死亡率約在30%-80%。

對於如何預防熱傷害?廖醫師說明,對高危險群,如兒童、老人、重症或行動不便患者,要適時給予適量水分與鹽分;在濕熱環境或從事過於劇烈的活動,工人、軍人及長跑者,服用藥物與飲酒、肥胖之人應適時補充水分與鹽分,適當休息與散熱;避免穿著會妨礙熱量散出的衣物。

醫師提醒民眾,如真發生、遇上熱傷害,請牢記「蔭涼、脫衣、散熱、喝水、送醫」5大步驟,把患者所受的熱傷害程度降到最小。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