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一咳嗽就漏尿? 醫:保持3種習慣有效預防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依據國健署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有17.7%的40-64歲女性最近一年內曾有尿失禁,其中逾8成是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腹部用力時發生。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泌尿科醫師魏汶玲建議,透過凱格爾運動,不憋尿、不便秘,盡量避免攝取刺激性的食物,能有效預防漏尿。
魏汶玲指出,尿失禁常見於在懷孕生產後,中年,更年期後的女性。依據不同的病理機轉,尿失禁可以區分為應力性、急迫性、滿溢性以及功能性尿失禁。
為精準診斷並對症下藥,魏汶玲建議患者就醫時務必如實回答,並且最好將每日的排尿記錄下來,提供給醫師評估。
在檢查方面,她說,為評估患者是否有骨盆腔器官脫垂,醫師也有可能採取觸診、陰道指診的方式診斷,再利用尿液檢查判斷是否有膀胱發炎的徵兆。
此外,簡單快速且屬於非侵入性、無輻射的超音波檢查,能協助醫師了解病人膀胱尿容積與餘尿量。但是若要清楚得知病人的尿流速、膀胱感受、收縮力和尿道壓力,醫生可能就會採取較侵入性的方式-尿路動力學檢來鑑別為何種尿失禁。
在治療方面,魏汶玲指出,尿失禁除了透過藥物進行治療之外,若民眾有需求也能夠選擇侵入性治療,如尿道懸吊術來改善應力性尿失禁,或者採取肉毒桿菌素注射的方式,將肉毒桿菌素直接注射在膀胱肌肉使膀胱放鬆,對於膀胱過動症所至之尿失禁有顯著效果。
魏汶玲建議,預防漏尿,「方向為增加骨盆底肌肉的力量及降低對骨盆、膀胱的負重為目標」。因此除了進行凱格爾運動之外,日常應養成不憋尿、預防便秘的好習慣,更盡量避免攝取刺激性的食物。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