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健康網》遊樂場玩耍注意! 6大NG行為不要做

2022/07/23 20:00

每項遊具都有最恰當的玩法,例如蹺蹺板也是坐在椅子上擺盪,家長應注意切勿讓孩子挑戰危險姿勢;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每項遊具都有最恰當的玩法,例如蹺蹺板也是坐在椅子上擺盪,家長應注意切勿讓孩子挑戰危險姿勢;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放假帶著孩子到公園或是遊樂場,除了讓孩子好好在戶外玩樂之餘,同時也要注意安全措施。醫師對此分享「遊樂場的6大注意事項」,提醒家長要慎防遊樂場常見意外。

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盟在臉書粉專「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發文分享6大遊樂場注意事項:

注意不合格遊區

全台兒童遊樂場不合格比例高,就連你我周遭的公園可能都有不符規定的設施,即使政府已有訂定《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管理規範》,仍有不少遊具不合格,爸媽讓孩子們玩設施時可先檢查設備是否完整沒生鏽、地面是否具有保護力或緩衝設計,並確認檢驗日期,才能照顧到孩子的安全。

不正確的遊具玩法

每項遊具都有最恰當的玩法,比如溜滑梯是由上往下坐著溜、盪鞦韆是坐在椅子上前後擺盪、蹺蹺板也是坐在椅子上擺盪,切勿挑戰危險姿勢,而若是與他人一起玩樂的設施,比如蹺蹺板,盡量找身材相當的對象或可控制力道的大人為宜。

從高處墜落

根據調查顯示,將近8成的孩子在遊樂場發生事故均與高處墜落有關,高處遊具包括溜滑梯、單槓、攀爬架,甚至是鞦韆等,除了小心玩樂,注意地面有無緩衝鋪面也很重要,才能在孩子不小心跌落的同時降低衝擊力。

衣物卡到遊具

去遊樂場時應穿著輕鬆好活動的服裝,避免網狀、吊繩、過大的衣物,以免不小心卡住遊具,尤其孩子們一被卡住可能會用力拉扯,使身體扭傷。

過度搖晃或旋轉

這類狀況最常發生在盪鞦韆、跳跳床、可旋轉搖搖杯等,這也是屬於挑戰危險姿勢的1種,爸媽讓孩子自己玩樂時記得在一旁看顧,避免一直盯著手機,才能預防意外。

誤食沙坑沙子

這類狀況較容易發生在小寶寶身上,孩子正在認識世界的階段,若遇上口慾期可能會將沙子往嘴巴裡塞,又或是不小心揉眼睛、塞耳朵,因此爸媽也要多加注意,遊玩結束後帶孩子簡單沖洗身上的沙子,避免孩子誤食。

巫漢盟提醒,帶孩子出遊前可先確認遊區遊具是否合格,到現場後也讓孩子玩安全遊具、從事恰當玩法,才能玩得安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