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哺乳要觀察吞嚥頻率 國健署:「無效吸吮」恐致水泡、破皮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哺乳常會讓媽媽們頭痛不已,國健署指出,要分辨孩子是否為「有效吸吮」,否則若是「無效吸吮」恐讓媽媽的乳頭疼痛、水泡、破皮,寶寶也吸不到充足奶水,建議可從吸吮、吞嚥、呼吸頻率判斷。
國健署在臉書專頁「孕產婦關懷粉絲團」及網站發文表示,嬰幼兒良好的吸吮是成功哺餵母乳最重要的關鍵因素,當寶寶無法有效吸吮,除了母親奶水量分泌、乳房構造、母體疾病可能影響哺餵狀況之外,也可能是寶寶的神經肌肉問題導致。
觀察3要素 判斷有效吸吮
●有效吸吮
國健署指出,寶寶在媽媽的乳房上直接喝乳時,需要「吸吮、吞嚥、呼吸」3要素互相配合。有效吸吮時,寶寶嘴巴應張得很大,含住大部份的乳暈,下巴貼著乳房、下唇外翻。一開始可能吸吮的速度很快,1秒鐘約2-3次,當奶水開始流出時,吸吮的動作會變慢,約為1秒1次,接著是規律吞嚥動作、呼吸平穩協調。
●無效吸吮
寶寶在吸吮時,嘴巴像小鳥嘴一樣無法張大、正確含乳,媽媽全程乳頭都會疼痛,甚至乳頭出現水泡、破皮。寶寶吸吮的速度較淺且快、易滑脫,嘴巴無法一直固定在乳房上,讓寶寶吸入的奶水量少。無效吸吮時,寶寶會吸吮很久卻沒有吞嚥或很久才吞一次,而媽媽的奶水未被有效移出,乳房容易塞奶或造成泌乳量越來越少。
國健署提醒,如寶寶「無效吸吮」狀況仍持續出現,或有奶水進食量不足的表徵時,建議諮詢醫療專業團隊評估媽媽及寶寶是否有需個別處理的狀況。有些寶寶因為神經肌肉問題,肌肉張力過強或過低,會造成含奶及吸吮有問題。
至於哺乳的姿勢,國健署指出,醫護人員會教導好幾種哺乳姿勢,包含:臥姿、搖籃式、橄欖球式、生物性哺餵法等,但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媽咪與寶寶最舒服的姿勢。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