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腎臟病初期症狀不明顯 醫列10大高危險族群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慢性腎臟病初期沒有太過明顯的症狀,往往發現時,腎臟已受損一段時間了來到中末期。「新竹 君和內科診所 ・ 血液透析 l 洗腎 l 洗腎照護」在臉書表示,若是有家族病史、慢性疾病、或是長期服用藥物等情況,必須定期檢查,才能提早發現提早預防與治療。
醫師列出十名慢性腎臟病高危險族群,並提醒,這些高危險群的日常作息需要比健康人更加用心,要定期回診,定期健康檢查,並遵守醫囑按時服用藥物,就能穩定控制病情。
糖尿病
長期高血糖會增加腎絲球內的壓力、加重蛋白尿,也會因為造成腎絲球基質擴張、腎絲球硬化等等,導致腎功能損傷。
高血壓
血壓高時,流向腎絲球壓力也會高,當原本腎絲球血管自我調節保護功能受到妨礙的時候,升高的血壓就會對腎臟造成損傷。
心血管疾病
心臟衰竭就會使血液輸出量不足,血液就會無法順利送達腎臟,就會讓腎臟無法正常運作。
蛋白尿
當腎臟開始出現狀況,就可能會有少量白蛋白從腎絲球流失到尿液中,蛋白尿量越高,腎臟惡化的風險就越高。
痛風
痛風患者,會讓尿酸過高,高濃度的尿酸容易形成尿酸結晶並堆積在腎臟中。
濫用成藥或偏方
身體不適的時候,只一味使用症狀治療的成藥,容易忽視已經出狀況的身體提出的警訊;另一方面,只用是否有不舒服判斷藥物是否適合自己,容易服用過量的藥物,或是吃下只適合其他人、卻會對自己身體累積傷害的處方。
腎臟病家族史
若家族有多囊性腎病變遺傳病史,或是家族中有許多人需要長期洗腎的,很可能也有腎功能惡化較快的體質。
抽菸
菸品中的尼古丁以及多項化學物質,都會造成血管硬化和收縮、刺激交感神經、升高血壓,導致腎臟負擔。
65歲以上年長者
年長者許多器官都會逐漸退化、並相互影響;除此之外,年長者也比較容易受到藥物副作用或疾病的影響。
代謝症候群
男性腰圍大於35吋(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31吋(80公分),以及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之族群。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