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雙薪家庭難陪孩子講講話? 專家:掌握7技巧提升語言發展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社會中有許多雙薪家庭,在陪孩子的時間有限的狀況之下,該如何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呢?BaeGo培果教育語言治療師在臉書粉專「BaeGo培果教育」發文分享「促進孩子語言發展7技巧」,將方法融合到平時的對話中,就能對孩子有所幫助。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7技巧
自我談話(self-talk)
像在自言自語一樣,把當下「自己」在做的事情、看到的東西或感覺講出來。讓孩子理解每個行為跟語言之間的連結。例如:媽媽在洗碗,先把碗跟菜瓜布沖濕,再擠一點洗碗精。哇!好多泡泡喔!
平行語(parallel talk)
如在進行實況轉播一般,講述「孩子」注意到的東西或是在做的事情,協助孩子認識其看到的物品名稱跟動作詞彙。例如:妹妹再畫畫耶!畫了好漂亮的紅色花花,上面還有小蝴蝶在飛!
模仿(imitation)
重複孩子說的話,讓孩子覺得自己說的内容被肯定,同時激發孩子的仿說意願,進而產生輪替交流。例如:孩子看到狗說「汪汪」,家長也可以重複說「汪汪!狗狗汪汪。」
擴展(expansion)
根據情境推論孩子欲表達的訊息,將孩子所説的詞彙內容,組成更長的句子,示範較為完整的說法。例如:孩子看到說狗狗的家,家長可以擴展說「這是狗狗的家,狗狗要回家了。」
延伸(extension)
以孩子說的內容為主軸,再添加額外的訊息或前因後果,成為語意或情節更豐富的句子。例如:孩子看到說狗狗的家,家長可以延伸說「狗狗玩得好累,想快點回家休息了。」
建構與拆解(buildups and breakdowns)
將孩子的話語像積木一樣分解或組合,讓孩子瞭解詞彙擺放在句中不同位置,可以如何呈現。例如:當孩子說「狗狗汪汪」,同時可以變成「狗狗」會「汪汪」叫、「汪汪」是「狗狗」的叫聲、會「汪汪」叫的是「狗狗」。
改寫句子(recast sentences)
用不同的語法,把孩子的語句換成不同句型結構。例如:當孩子說「下雨!」,肯定句可以變成今天下一整天雨了;否定句變成太陽公公沒有出來;疑問句變成雨什麼時候會停呀?
語言治療師提醒,使用上述技巧時,需針對當下的所見所聞,孩子才能把聽到的內容,跟正在做的事連結起來。說話時也能放慢語速、加入語調變化跟強調重點,孩子會更容易吸收。而示範的語句不能太複雜,以免超出他們理解的程度,影響學習。互動過程中不需要給予指令或提問,因此不用特別要求兒童仿說或做出回應。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