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耳鳴常與聽力損失有關 醫揭8種潛在疾病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耳鳴是在沒有外部聲音來源的情況下,靠近頭部的聲音感知,有時候會無法分辨左右,或覺得是從腦子內部發出的聲響。醫師表示,耳鳴治療需要醫師靠臨床經驗和患者的回饋來進行調整,常見的潛在疾病有:焦慮、憂鬱症、失眠、聽力受損、代謝異常等。
全煜耳鼻喉科診所醫師林岱樓在臉書粉專「耳鳴職人の眩暈筆記-耳鼻喉專科 Dr. 林岱樓」及部落格發文表示,耳鳴最常與聽力損失有關,也可能是血管或神經異常的表現症狀。若排除了嚴重潛在疾病,應針對症狀本身進行治療,約10%左右的耳鳴患者,會被這些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耳鳴的治療包括處理已確認的各種本身慢性病,像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及直接解決耳鳴對生活品質的影響,例如失眠、情緒或是焦躁不安等。
林岱樓說明,目前已有幾種治療方式,包括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但是大多數治療沒有在完整的臨床試驗中得到足夠的治療效果。這與耳鳴的特性有關,因為它很難做客觀的驗證。一般而言,需要醫師靠臨床經驗,和患者的回饋去做治療方案上的調整。
耳鳴的相關潛在疾病包括以下幾種:
1、情緒問題
像是焦慮、輕鬱症或憂鬱症,依據患者的症狀程度,給予低劑量的相關藥物,做短期控制,如果需要長期藥物調整或此類問題比較嚴重,可以尋求身心科醫師一同對患者進行照護。
2、失眠
臨床上,能不能安穩地睡好覺,會影響很多種疾病,睡好睡飽的耳鳴患者,症狀也常反應獲得改善;睡不好的時候,耳鳴會更加大聲或是更常出現。藥物上的調控可使用輕度的藥物介入,再視病況調整,並嘗試一些安定神經的食品、激素或是其他輔助性治療,去減少安眠藥物的使用量。
3、腦內或耳內的血管畸形或異常
這類型比較多是脈動性耳鳴的患者,例如:腦部動靜脈畸形(AVM)、動靜脈瘻管(AVF)或頸靜脈球(dehiscent jugular bulb)的雜音,可以通過血管攝影結紮或栓塞手術來治療。罹患此類疾病的機率不高,手術前需與醫師討論風險及適合程度。
4、老年性聽損或其他種類的聽力損失
一般的老年性聽損或是退化性聽損,可以配戴助聽器,透過專業聽力師的調整,達到最舒服的狀況,可以降低耳鳴,恢復日常生活的聽力。
林岱樓指出,急性耳鳴或是急性突發性聽力障礙等類型,須及早就醫,接受密集的藥物治療,有機會達到完全治癒,多半是延誤就醫造成後續的治療困難。中耳聽小骨硬化或其他中耳疾病,則需要嘗試用藥物控制或是手術,但不一定能有改善。至於人工電子耳植入,對於耳鳴治療的幫助有限,但對於重度聽損有幫助。
5、耳毒性藥物的使用
耳鳴通常是耳毒性發生的第一個跡象,可能預示著內耳受到更嚴重的傷害。停用耳毒性藥物後,對耳蝸毛細胞傷害導致的耳鳴,可能是可逆的疾病。即使耳鳴沒有解決,停用這些藥物也可以防止某些患者進展為聽力損失或平衡系統功能障礙。
6、代謝及荷爾蒙異常
兩者都可能與身體的一些自律神經問題有關,若出現甲狀腺亢進或停經前症候群等情形,也有可能在治療或調整之後,耳鳴慢慢消失或減退。
7、頭頸部關節肌肉僵硬
上顎肌肉或中耳結構有肌肉痙攣,又或是頸部肌肉及顳顎關節疼痛的患者,也可能有耳鳴的困擾產生,建議視病況給予對應的注射或口服藥物,能夠有進一步改善。
8、耳咽管問題及鼻咽部異常
兩者都會造成耳悶不適,進一步放大耳鳴的聲響,可以用鼻內視鏡檢查,搭配藥物塗抹或局部治療。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