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男「網路約炮」不設防 小便疼痛、流膿染淋病
〔記者陳冠備/彰化報導〕彰化16歲少年尿尿經常會痛,其媽媽在幫他洗內褲時發現總是黃一塊、綠一塊的,驚覺有異,於是帶他到醫院就診,檢驗後確診感染淋病,少男才支吾表示,在網路約炮,對方還是30歲熟女,媽媽得知氣得在診間大罵「「囝仔人騎大車」。對此,員林基督教醫院泌尿科醫師陳昭安指出,青春期少年經常對性好奇,除了教導正確性觀念,也要懂得使用保險套,才能預防性病感染。
員林基督教醫院泌尿科醫師陳昭安,日前在華文創作網路平台VOCUS發表專欄大醫院小故事中貼文「高中生該知道的性病知識─淋病」,內文指出,假期結束後的一個門診,就有5名診斷淋病患者,分別是15、16、16、18與40歲,其中有3名更是未成年。
他指出,這些患者都有尿尿會痛、頻尿等甚至「雞雞流鼻涕」的狀況,其中15歲少年曾前往多個泌尿科診所與接受達文西手術,都未見好轉,經脫下褲子發現尿道口滴出黃白色分泌物,之後細菌培養確診淋病。由於他未滿16歲,事後還通報衛生局性侵。
另外一名16歲少年打扮時髦,因尿尿會痛,在媽媽陪同下就診,最後確診為淋病,不過媽媽態度也很開明,未多指責,他詢問對象是誰,少年母親代答:「兩人從小就認識,是青梅竹馬啦!他可能以為遇到公主,結果是淋病公主啦!」還有一名體重破百16歲少年,在外籍母親陪同下看診,確診淋病後,媽媽氣得說,「都是用那個交友軟體啦,對方年紀年紀這麼大!」對兒子騎大車還被撞翻車的事實久久不能平復。
「使用手機交友APP的人,得到愛滋病與性病的比例是沒使用的2倍」,陳昭安表示,自2010年起,手機APP變成尋找性對象的新管道,也許是該名16歲患者看到對方寫什麼都能試試,所以不想努力的少年與阿姨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結果得了淋病,他也說,2008年WHO估計,全球約有1億零6百萬個淋病患者,意即當時全球每60人就有1人,說不定你的社交軟體好友就有淋病患者。
陳昭安也指出,淋病感染不一定有症狀,無症狀也會傳染給其他人,其中女性的生殖器感染絕大部分是沒有症狀,最常感染的部位是子宮頸,常見症狀是膿性分泌物,也可能感染尿道造成解尿痛,不治療的話可能會進展為骨盆腔發炎留下不孕的後遺症。而男性感染比較常有症狀產生,比較明顯的症狀是「雞雞流鼻涕」,尿道或肛門有黃綠色分泌物,有時候是在內褲上看到汙點,口交或肛交行為則可能使口腔或直腸感染相關症狀。
他也說,淋病性尿道炎的潛伏期是2-5天、披衣菌性尿道炎的潛伏期是7~14天,治療淋病只要打一針抗生素就會好了,但由於常常伴隨披衣菌感染,也會開立治療披衣菌感染的藥物,只是淋病無法免疫,所以再次感染機率高,而且淋病患者有更高的HIV感染機率,為預防感染,跟陌生人性行為還是建議戴保險套。
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局統計,淋病是全球普遍存在的性傳染疾病,由奈瑟氏淋病雙球菌所引起的,國內去年新增7381例,其中男多於女,病例數約為13:1,病患多半是15~59歲性活躍期的男性。
員林基督教醫院表示,醫生診斷期間,若發現有未滿16歲有性行為者,依法規定均會通報衛生局調查是否涉及性侵等不法行為;彰化地檢署表示,與未滿16歲性行為,無論是否是合意性行為,都依刑法第227條準強制性交罪的規定處罰。若成年人與16歲以上未滿18歲者如果出於合意性交,不構成妨礙性自主罪,網路交友若無對價關係亦是,不過有對價之性交行為者,會依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規定,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10萬元以下罰金。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