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馬鈴薯中心變黑還能吃? 農糧署:挖掉煮熟就好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馬鈴薯是國內常見的食材之一,對此農糧署介紹國產2種常見的馬鈴薯品種,同時也分享正確的保存方式,也提醒民眾馬鈴薯中間如果出現黑心,將黑心挖除並完全煮熟,仍然可以安心吃下肚。
農糧署在臉書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分享,台灣的馬鈴薯通常在冬季裡作期間栽培,每年1至3月為主要採收期。而常見品種有克尼伯及台農1號,克尼伯為扁橢圓外型,口感紮實適合做洋芋片,台農1號為橢圓外型,口感鬆軟適合烹飪料理。
農糧署指出,跟進口馬鈴薯相比,國產馬鈴薯通常稍微帶有泥土。民眾將馬鈴薯買回家後,可用報紙或黑布覆蓋,置於陰涼通風處避免照光。如果購買數量較多,也可以蒸熟後冷凍保存。
農糧署提醒,馬鈴薯如果變綠發芽,生物鹼含量將提高,應整顆丟棄避免食用。而馬鈴薯中間如果出現黑心,是因為氮肥過多或冷藏部當導致,這時將黑心挖除並完全煮熟,對人體並無害,仍可安心食用。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