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不自覺磨牙小心咬合病上身! 自我檢測大公開
文/馬永昌
小毅是一位標準的上班族,常常接到指令:十分鐘內要上台報告!步調明快的主管時常出題,小毅只好硬著頭皮接照,咬咬牙上場!好不容易等熬到晚上,遇到責任制的常態性加班,又累又餓又沒有空吃飯,只好先沖一杯咖啡提神醒腦!導致夜間翻來覆去睡不安穩,累到失眠。
這些是不是很像大多數人一天的生活寫照?我們生活在高度都市化的環境,快節奏是多數人的共同生活形態,使得壓力日積月累,小心!咬合病(Occlusal disease)就是這樣偷偷找上門來。
咬合病是「病理性磨耗」
這是指由「咬合」引起的「破壞性牙齒磨耗」過程,主要肇因於:咬合時牙齒未能正確對咬與受力。例如:夜間磨牙的人會無意識地亂咬一通,如果身旁沒人根本不自知;又或是齒列不正的牙齒,在咀嚼過程中,只能歪歪地受力,就會造成不平衡的力量產生「病理性磨耗」(Pathological attrition)。
牙齒的主要用途是「撕裂」與「咀嚼」,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也會有磨耗產生,每年約0.02-0.04mm之間,加上病理性磨耗,對咬合面的破壞力明顯增加,然而因為這仍屬於很長期的損耗過程,因此很少人會注意到自己的牙齒正在漸漸地被腐蝕或被破壞。
一般而言,牙齒自然地磨耗,不需要做任何的處置,但病理性磨耗與合併症,例如磨牙+酸蝕,則需要牙醫師積極介入評估或治療,來避免齒列的繼續被破壞。牙齒嚴重磨耗後不一定還能夠重建,像是牙根斷裂的情況就屬於不可逆,只能拔除後再植牙了。
10項自我檢測
可以觀察自己或親友,是否出現以下症狀:
1、牙齒敏感?
2、牙齒、填補物或假牙裂掉?
3、口內有多顆牙齒有磨牙的痕跡?
4、牙齒動搖度增加?
5、咬合肌肉痠痛?
6、找不到原因的頭痛?
7、顳顎關節不舒服?
8、國字臉或短下巴?
9、睡眠呼吸中止症?
10、非牙周病的牙周齒槽骨破壞?
咬合病需長期追蹤
傳統上,要診斷出咬合病患者並不容易,需要長期追蹤患者琺瑯質或象牙質磨耗的變化。幸好拜科技所賜,如今有數位化的牙齒掃描,可以將齒模資料數位化,建檔在雲端,也可以用電腦做咬合分析,馬上判斷出咬合面的力量配置狀況。
再來,需辨認出「內因性」與「外因性」的破壞因子,並且加以移除。像是齒列不整、飲食不正常、胃酸逆流酸蝕齒面…等就屬於內在因子;外在因子則如:磨損牙齒,或嗜食酸性水果與碳酸飲料等因素。
治療方面,若嚴重磨耗的齒質可以考慮使用微創的「人工琺瑯質」-全瓷修復體(BPR, Bonded Porcelain Restoration)來做修復。而且咬合干擾或顳顎關節的問題,必須要一併處理,此時可以考慮接受牙齒矯正。再來是國字臉的患者常有咀嚼肌過度肥大的問題,若注射肉毒桿菌可減少咬合的力量,避免國字臉臉型更加方正的形成。
(作者為丰采美學牙醫診所院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