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研發抗癌新藥 搭配免疫療法腫瘤再縮小3成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癌症免疫療法問世為癌症治療帶來新的曙光,國家衛生研究院今日發表開發的新型奈米鉑金抗癌藥物「靶鉑TM」(TargeplatinTM),在肺癌的動物模型實驗發現,結合免疫療法,相較於化療搭配免疫療法的效果更佳,腫瘤可再縮小30%至50%,有助於增強療效。
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文傑表示,鉑金類藥物為化療常用的一線藥物,用於治療50%以上的癌症患者,通常初期療效不錯,不少腫瘤會萎縮,但後續於臨床上屢見副作用如腎毒性、神經毒性、骨髓抑制,且雖可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卻也會同時誘導活性氧化物(ROS)產生,惡化腫瘤微環境而產生抗藥性。
為了改善傳統鉑金類藥物問題,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林淑宜團隊於多年前研發出新型奈米鉑金抗癌藥物「靶鉑TM」,外有一道保護層,藉此降低藥物進入其他周邊組織、降低不必要的傷害,而關鍵技術就在於提供癌細胞可溶解的「奈米鉑」,等到進入體內抵達腫瘤的微酸環境時,最終再釋出有毒鉑離子,攻擊癌細胞使其凋亡。
林文傑指出,「靶鉑TM」本身也具有類酵素功能,可以將ROS轉換成水與氧分子,進而改善局部缺氧,並可降低抗藥性與增加免疫反應。
林淑宜說明,目前經過動物實驗,已在三陰性乳癌、肺腺癌、卵巢癌、大腸癌發現具有療效。
此外,林文傑更提到,研究有一項新的發現,在肺癌的老鼠模型實驗結果顯示,利用「靶鉑TM」結合免疫療法,相較於化療搭配免疫療法的效果更佳,可透過免疫反應、增加殺手T細胞進入腫瘤微環境,可使腫瘤再縮小30%至50%,有助於增強療效。
林文傑指出,以目前的實驗情形來說,「靶鉑TM」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只攻擊癌細胞、具有增強免疫療效的特性,期待資金早日到位後,盡快完成毒理及藥理測試,進入臨床試驗,以實際嘉惠癌症病人。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