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月經又稱大姨媽 由來竟然可以追溯到漢朝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女生幾乎每個月都需要面對一次月經,但對月經了解多少呢?有些人會以「大姨媽」代稱月經,原由竟然可能是從中國漢朝流傳下來的?醫師分享6個月經冷知識,讓女性能夠藉此更加認識自己。
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在臉書粉絲專頁「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東區 張瑜芹醫師」發文分享6項月經冷知識如下:
一生的經期數量
女生一生大概會經歷450次經期,雖然不太舒服,但終究會習慣以及學會和平共處。
每次流血的量
每次經期看到衛生棉都會嚇壞,擔心會不會失血過多,但其實是因為衛生棉吸收後會讓經血在上面暈開,所以看起來量很多,其實每一次經期流血大概30cc到50cc,一瓶養樂多瓶都裝不滿。
經血的成分
經血其實比一般的血濃稠一點,因為除了血,裡面還有剝落的子宮薄膜、賀爾蒙、陰道分泌物等。
懷孕後經痛消失
子宮內引起疼痛的內膜組織可能會萎縮,讓孕婦經期忽然就不痛,不過內膜組織有可能會再度長出,所以還是會有再次疼痛的可能。
經期可以吃冰
目前沒有研究證實經期吃冰會更痛,不過如果過往有吃冰加劇疼痛的經驗就不要吃,如果之前吃冰也正常,那就不用忌口。
大姨媽的由來
大姨媽作為月經的代稱,原由是漢朝有位少女,因為月經來不舒服,但她男友剛好要來找她做大人做的事。她因為不舒服,又太害羞不敢講,於是就隨口編了謊言「我大姨媽來我家,我不能出來!」從此成了月經的代名詞。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