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感冒藥常見兩成份 食藥署:一日勿超過4000毫克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感冒的時候,許多人都會吃感冒藥,然而感冒藥種類繁多,多數都是依照症狀進行治療。食藥署在臉書專頁「守護厝邊頭尾 安全用藥」分享兩種感冒藥常見成份,與容易產生的副作用。並強調,若同時服用兩種以上感冒藥物,要記得問藥師是否有過量問題。
食藥署指出,感冒藥最常見的分類有,發燒、頭痛;咳嗽、化痰;鼻塞流鼻水與綜合感冒藥四類。
食藥署表示,解熱鎮痛常見成分為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也就是打疫苗備用的退燒藥成分,可以緩解頭痛、喉嚨痛、發燒等等症狀,如果有服用綜合感冒藥又額外補充,需要特別注意一天最高劑量為4000毫克,另外有些加強錠含有咖啡因,如果對咖啡因較敏感的人,也記得避免選擇加強錠。
而鎮咳化痰藥物中,含有codeine的非處方藥物,未滿12歲小孩及孕婦不能使用,如果使用不當或是濫用,則可能造成嚴重副作用或成癮性。這種成分在知名的日本綜合感冒藥很常見,而鼻塞流鼻水藥物主成分為抗組織胺,有分為短效及長效型,使用過量容易造成嗜睡或是口乾等等症狀。
食藥署提醒,因為法規問題,日本的感冒藥與台灣配方上面會有所不同,喜歡代購的民眾要小心注意,綜合感冒藥主要作用是緩解症狀,無法縮短感冒的時間,最好的方式還是「多休息」、「多喝水」、「增強免疫力」。並強調如果同時服用兩種以上感冒藥物的話,一定要詢問藥師是否有過量問題。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