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報復性運動」恐讓身體不適! 醫:5原則事前該注意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趨緩,各地健身房、運動中心陸續開放,但近日卻有民眾出現「報復性運動」的情況,醫師提醒,突然做超過身體負荷的運動,除了身體會不舒服,也需注意橫紋肌溶解甚至心臟心律不整,若想開始運動,一定要循序漸進。
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在臉書粉專「減重醫師 蕭捷健」發文指出,過度運動、突然做超過身體負荷的運動,除了運動完噁心不舒服,還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甚至橫紋肌溶解、心律不整等併發症,因此「運動不適」不容小覷,至於運動後的不適,主要有幾個原因造成。
1、大腦補血不足:運動時體溫會上升,身體需要排汗維持體溫恆定,所以會讓血管擴張,尤其是在練腿時更加明顯,例如深蹲時,血液會往下半身流動,造成大腦的血流供應更少,若水分又補充不足,就很有可能會造成暈眩。
2、閉氣導致血氧不足:運動時,心、肺或肌肉組織都需要大量氧氣,有些人做重量訓練或棒式時會忘記呼吸,甚至故意閉氣來衝刺重量,但這些情況都會導致血中的氧氣不足,造成腦部的暫時缺氧感到頭暈。
3、低血糖:若為了減重長期進行低碳飲食,運動前也沒有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會導致運動的時候血糖降低,大腦獲取的葡萄糖不夠就會造成頭暈;許多人認為不吃碳水化合物,運動時身體就能完全燃燒脂肪,但事實上,進行有氧運動時,燃燒脂肪和肝醣的比例是固定的,若沒有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肌肉組織裡沒有肝醣,那身體就會直接把肌肉轉換為葡萄糖燃燒,導致肌肉和脂肪一起變少,此時體脂率也很難下降。
4、進食後馬上運動:運動前吃一點碳水是好習慣,但若吃完東西後,腸胃道的食物還在消化就突然做起運動,血液往四肢的肌肉組織流動同時,會造成消化不良,導致噁心、想吐。
5、過勞仍堅持運動:研究發現,過度疲勞是造成健身房運動傷害最常見的原因,比例約為36%,其中精神不夠集中,被槓片砸到自己或是拉傷最多,其次是集體有氧課程中的跌倒、摔傷。
6、做平常負荷不了的激烈運動:若平常很少運動卻突然做劇烈的有氧運動或重量訓練,會造成身體無法負荷、細胞缺氧,進而造成酸中毒、電解質失衡、器官組織受損和心律不整;很久沒進健身房,卻突然做起重量訓練,也可能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肌蛋白大量由腎臟排出,造成腎衰竭。
蕭捷健最後總結歸納5點原則來預防運動不適。
1、多喝水。
2、運動前一餐攝取足夠的澱粉。
3、運動時不要閉氣。
4、做身體能夠負荷的運動。
5、精神狀況不好時不要運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