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瓶蓋、開門就劇痛 醫師:當心手腕三角纖維軟骨損傷
〔記者蔡思培/台北報導〕疫情期間民眾都減少外出,張先生在家大掃除搬沙發時,突感手腕劇烈疼痛,還差點被沙發壓到腳,他原先以為扭傷不在意,症狀卻持續一個月,只要進行轉瓶蓋、開門、扭毛巾等用力扭轉手腕動作時就會劇烈疼痛。張先生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手腕「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破裂,在休息、輔具固定後已稍好轉。
萬芳醫院骨科醫師陳昱斌說,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是手腕關節裡的複合性纖維韌帶結構,其連接腕骨及掌骨,主要負責手腕旋轉動作穩定性,以及承受手部壓力。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一旦損傷,可能導致手腕疼痛、握力下降、手腕扭轉出現異響、活動度下降、手腕鬆脫與壓痛等問題。陳說,手腕疼痛會大幅降低日常生活及特定運動的功能,造成很大困擾與不適。
陳昱斌說,在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傷急性期,建議休息與減少手腕旋轉運動,適度輔具固定與冰敷治療,也可減少手腕不適之症狀。在受傷後4至6週,就可開始進行牽拉伸展運動與復健治療。如果手腕症狀在3至4個月後仍未好轉,而且伴隨旋轉動作引發疼痛,甚至導致慢性關節不穩、手腕無力,就要考慮進行腕關節鏡修補手術。
腕關節內視鏡修補手術能藉由內視鏡,將傳統手術難以達到的小關節內細微區域放大呈現,精準針對病灶修補治療。由於腕關節內視鏡修補手術傷口小、組織破壞也少,可以避免傳統手術併發症,也能加速患者傷口復原。萬芳醫院的微創關節鏡修補手術,病灶僅需2個不到半公分的小傷口,就能可完成三角纖維軟骨縫合與固定。民眾若發現手腕有手腕疼痛、握力下降、手腕扭轉出現異響等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破裂症狀,可至醫院門診諮詢。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