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高溫廠房工作中暑昏迷 男撿回一命但腦部受損

2021/08/13 10:59

在高溫悶熱的環境下工作,若覺得頭暈、想吐、心悸等就應盡速離開至通風處,並適時補充水分,以免中暑。(記者許麗娟攝)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炎炎夏日,醫師提醒中暑不是只會發生在戶外活動者,在高溫悶熱的環境工作者更應注意,高雄阮綜合醫院急診室日前收治一名52歲蔡姓病患,因工作廠區有鍋爐且環境悶熱,當天下班時間已過卻未走出廠房打卡,同事發現時已昏迷倒地、不停抽搐,經送醫急救診斷為中暑。

阮綜合醫院急診室主任連守揚指出,蔡姓病患送醫時體溫高達42℃,呼吸心跳急促,出現癲癇、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血尿、肝功能異常、上消化道出血等中暑症狀,雖救回一命,但腦部嚴重受損,肢體協調和說話發音大受影響,往後都須專人照護。

中暑不一定是直接曝曬在太陽下,更多病患是處在高溫悶熱環境,一直流汗又沒補充水分,儘管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這時感到的頭暈、頭痛已有「熱衰竭」現象,即中暑的前兆。

連守揚進一步說明,當身體難以散熱,剛開始會頭昏、口渴、手腳無力,此時若未及時離開高溫悶熱環境、補充水分並休息,接著就會走不動、躁動不安,最糟的是一旦高燒持續不退,就會有神智不清、譫妄、癲癇等更嚴重的症狀,甚至引發多發性器官衰竭,死亡率將大幅上升,不可輕忽中暑的危險。

若無可避免在高溫廠房工作,而實際的環境又無法維持有效通風的話,醫師建議應提高警覺彼此相互提醒、注意工作時程,適時換手換班,不可以長時間曝露於高溫又不通風的工作環境,休息時也別忘了至降溫通風處補充水分,身體若出現心悸、煩躁、頭暈、無力、冒冷汗等非特異性症狀發生時就需提高警覺,很多中暑者通常不覺得那麼難受時人就昏倒了。

連守揚表示,夏季容易中暑的高危險群,首推孩童,因新陳代謝快,熱調適能力較差,其次是散熱調節不良的人,如老年人及中風、新陳代謝疾病的患者;再者就是長時間在戶外工作者與高溫環境工作者,務必常提醒自己和同事多喝水、並適當休息,醫院臨床上最常見在碼頭工作者中暑送醫。

醫師提醒,戶外活動要遮陽,避免直接曝曬,可減少皮膚的輻射吸熱效應,有效降低體感溫度,豔陽下活動愈劇烈,新陳代謝愈快,體溫就越高,每15~30分鐘就應找遮陽處適當休息,而室內高溫工作環境,則應保持通風、開窗,或室內冷氣調低。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