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疫情減少到院 醫:低分次放療有利治早期乳癌

2021/07/28 13:25

郭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醫師陳紘玉認為低分次全乳照射是疫情期間治療乳癌的好選擇。(圖:郭綜合醫院提供)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乳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在台灣近幾年乳癌已超越子宮頸癌,成為女性好發癌症的首位。郭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指過去乳房保留手術後的放射線治療,有長時間的傳統分次與低分次治療,療效相似,低分次能減少進出醫院次數,是疫情期間治療乳癌的好選擇。

據衛福部統計,國內2018年共有14217位女性得到乳癌,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12.24%,其中早期乳癌(0-2期)佔了80.5%。郭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醫師陳紘玉指出,乳癌治療在許多大型臨床研究都證實乳房保留手術加上術後放射治療與乳房全切除術的療效相同,經長期追蹤證實在第1期乳癌可達到90%的局部控制率、5年存活率達85-95%,治療結果與全乳房切除術一樣,副作用也很少,且能保留乳房完整及美觀。

陳紘玉表示,因此目前乳癌手術趨向乳房保留手術取代全切除,有國際大型研究顯示,如果只做局部乳房保留手術而無術後放射治療,5至10年局部復發機會高達40%;有術後放射治療,局部復發機率可降到10%以下。

陳紘玉說,過去乳房保留術後的放射治療須接受30次以上的照射,每天1次、每週5次,療程耗時6至7週,對住偏遠地區或行動不便病患相當不便,有兩篇發表在2013年與2010年的國際研究,針對經乳房保留術、無淋巴結轉移、腫瘤不大於5公分的病患,做大規模隨機臨床試驗及10年長期追蹤,結果顯示低分次(40-42.5 Gy, 2.66 Gy/次,共15-16次,22天)與傳統分次(50 Gy, 2 Gy/次,共25次, 35天)放射治療,不論在局部控制、存活率與美觀程度都極為相似。

陳紘玉說,低分次放射治療逐漸被接受與採用,健保署也在今年6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郭醫迄今有10幾位病友使用新療程,治療後反應良好,副作用與傳統相比無差別,在目前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衝擊下,低分次治療能減少患者進出醫院次數,降低被感染機率,能更安心接受治療,不致因疫情中斷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