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天氣熱食材怕腐爛 食藥署推採買保存「必學5招」!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不少民眾開始在家烹調,家中頓時多了許多食品,然而,隨著天氣日漸炎熱,食品若保存不當,很容易有腐敗或變質情況發生,對此食藥署提出防疫採買及冰箱儲存五大原則供民眾參考。
詳閱食品包裝標示 留意有效期限
購買完整包裝的食品時,養成隨手翻閱食品包裝標示的習慣,了解食品成分、有效日期及保存條件等資訊。
注意冰箱保存溫度
為免影響冰箱效能,收納時不要擋住出風口,讓冷風保持良好循環,並注意冷藏櫃及冷凍庫的溫度要分別達到0~7℃及-18℃以下的標準。
先分裝再冷凍
海鮮、肉類等生鮮類食品,可先分裝成每次要使用的份量,避免食材反覆解凍退冰,以維持冷鏈不斷。
生熟食分開
生食與熟食分開擺放,放入冰箱前先用分裝袋妥善包好,可將清潔度較高的熟食放在上方架,清潔度較低的生食置於下方架,這樣可避免生食流出的血水污染下層的熟食。
寫上購買日期
冰箱保存的食品,並非永遠不會變質,應該「先進先出」,也就是先買或效期先到的先吃完,並在有效期限內用完。若為散裝及生鮮食品,可在包裝袋上註明購買日期。
食藥署提醒,民眾在購買前應留意標示、購買後妥善存放,才能確保食品新鮮與安全。出門採買前,先確認家裡食材存量,千萬別因疫情而大量囤積,才不會造成新鮮度與安全上的疑慮,且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轉載自衛福部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827期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