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定義不同 腎氣虛不等於腎功能異常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醫師,請問腎虧腎氣虛,是不是腎臟壞了?腎功能差,會不會洗腎啊?」。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師廖殷梓表示,門診常遇患者分不清中、西醫腎病差別,中醫說的腎包含多系統如泌尿、生殖、內分泌、免疫、腦下垂體及腎上腺軸等功能;西醫專指泌尿系統,中醫所謂腎氣虛不等同西醫腎功能異常。
廖殷梓指出,如要確認有無西醫所說的「腎臟病」?需要做血液與尿液檢驗或影像學檢查報告才能綜合判斷。目前「全民健保中醫慢性腎臟病門診加強照護計畫」,是早期讓中醫介入照護慢性腎病病人來減緩腎病惡化、延緩洗腎時程,適用在慢性腎臟病第2期到第5期的病人們。
而西醫慢性腎病是指抽血發現腎絲球濾過率小於60ml/min/1.73m2,或是驗尿有蛋白尿、血尿等腎臟實質傷害報告數據且病程達3個月以上,就是西醫所稱的慢性腎病。
廖殷梓說,安南醫院從2014年開辦中西醫腎臟科合療門診至今,已服務逾千位腎病患者,也取得不錯療效,中醫在腎病治療上,病人需積極治療引起腎病的原發病以防止相關併發症,像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絲球腎炎、痛風,方法如以中西藥來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尿酸等。
廖醫師說,在治療腎病並非只著重補腎,是整體去調整五臟六腑偏衰或偏盛,像補脾腎、疏肝、補氣血、活血、利水、解毒等,視臨床病人情況辨證治療。除內服中藥外,配合針灸治療也能改善腎病,但須注意勿隨意聽信偏方、電台藥物或來路不明中草藥、小心使用止痛藥、多保暖,避免感染、避開高鉀高磷食物、少吃寒性、燥性食物,以平性、清淡與少鹽食物為主,情緒勿過於焦慮緊張,多微笑,保持充足睡眠、搭配每天適當運動,打造「腎利人生」。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