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6歲童飼養小烏龜染沙門氏菌 發燒腹瀉急性腸胃炎

2021/04/09 15:01

6歲童養寵物龜,疑似感染到沙門氏菌。情境照,圖中人與本文無關。(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6歲郭小弟3月初因發燒、腹痛,一天腹瀉8次,到台中醫院住院治療,另一名6歲徐小妹,也因發燒、腹痛及腹瀉、伴隨咳嗽、流鼻水、噁心、嘔吐、食慾下降、尿量減少送醫,台中醫院小兒科主任陳敏恭發現,這兩名幼童都感染到沙門氏菌,而且都有飼養小烏龜,經常把烏龜放在手上,懷疑因此感染烏龜糞便常帶有沙門氏菌,經由糞口感染,造成急性腸胃炎。

陳敏恭表示,病童住院期間症狀治療雖有緩解,但發燒、腹痛、腹瀉仍持續發生,並且開始解綠便,經病史詢問排除旅遊史、接觸史及食用不潔食物等,發現原來兩位病童家中最近都養小烏龜當寵物,這時才真相大白!趕緊採集患者糞便進行細菌培養,發現了沙門氏菌,所幸經過治療,兩位病童都健康出院了。

陳敏恭醫師指,烏龜因為體型小,孩子們容易放在手裡跟它互動,疑接觸過烏龜糞便感染沙門氏菌。(記者蔡淑媛攝)

陳敏恭醫師說,這兩位小病人的共同特點,都是飼養小烏龜,因為烏龜體型小,孩子們容易放在手裡跟它互動,而沙門氏菌通常存在於健康的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的消化道,家中飼養小烏龜看似健康又乾淨,但其糞便就帶有沙門氏菌,很容易汙染到牠們的身體或水缸、容器等生活空間。孩童若接觸烏龜或飼養環境後,不徹底洗手,就可能經由糞口感染,造成急性腸胃炎。

陳敏恭醫師指出,沙門氏菌潛伏期約1至2天,感染常見於食用被污染的牛奶、雞蛋、蛋製品,通常會出現腹瀉、腹痛、發燒、嘔吐等症狀,偶爾出現血便、頭痛、關節痛,嚴重甚至脫水、休克,若是5歲以下的兒童、65歲以上成人及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有可能併發嚴重的腦膜炎、骨髓炎等。

小兒科陳敏恭醫師同時也呼籲販賣兩棲動物的寵物店,應同時提醒及提供家長沙門氏菌感染風險的衛教資訊,降低病原菌傳播風險,共同維護兒童健康。另外提醒家長平常應多注意孩童與飼養動物互動情形,如發現兒童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症並同時飼養有烏龜等兩棲動物,應儘速就醫治療,以免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2名6歲童養了好幾隻寵物龜,疑似感染到沙門氏菌。(記者蔡淑媛翻攝)

陳敏恭醫師指,烏龜因為體型小,孩子們容易放在手裡跟它互動,疑接觸過烏龜糞便感染沙門氏菌。(記者蔡淑媛攝)

陳敏恭醫師提醒家長若孩童接觸烏龜或飼養環境後,一定要徹底洗手。(記者蔡淑媛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