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男左腎上百顆鹿角結石 新式雙鏡聯合碎石術清除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60歲江先生健檢時意外發現左腎「結石纍纍」,塞滿好幾個腎盞,至少有上百顆,因結石外觀像鹿角(有稜角),醫學稱作鹿角石 (staghorn stone)。安南醫院泌尿科醫師黃韋銘說,這種結石大部分無症狀,病人不易察覺,常經年累月形成大結石。因數量多又大的結石無法順著尿液排出,患者與醫師討論後用新式的雙鏡聯合碎石術1次性清除絕大部分結石。
江先生說,自己從念國中後就有腎結石情形,但年少時結石較小,會隨尿液排出,如今上了年紀、結石數量多又大、有角度,無法自然排出,幸好有這種微創排石手術。
黃韋銘指出,一般腎結石與個人體質、飲食及遺傳等因素有關,病例平日水喝得不夠,最重要是平日要多喝白開水,以體重計算,平均1公斤體重1天至少需要30c.c.開水,可以此計算自己每天需喝多少水,因為大量喝水稀釋、體內就不易形成結石。
黃韋銘表示,腎結石病人的治療需全面考量患者身體整體狀況與結石複雜度。除結石手術臨床上有多種方式,像江先生這麼多鹿角石無法用體外震波碎石,與患者討論選擇最新的「雙鏡聯合碎石術」,搭配高功率鐳射手術1次性清除結石,由他與泌尿科主任陳億聲聯手操刀。
黃韋銘說明,雙鏡聯合碎石術是利用兩種內視鏡-腎臟鏡及軟式輸尿管鏡,只需1個迷你經皮穿刺通道,搭配從尿道進來的軟式輸尿管鏡,上下聯手同時處理,腎臟傷口小、能保有腎臟鏡快速清除大部分結石的優點;另一位醫師持軟式輸尿管鏡從尿道、膀胱傳遞搬運藏在各角落的碎石塊,兩種內視鏡各有優缺點,可互補使用。
陳億聲說,雙鏡碎石術是高複雜手術,兩位操刀醫師與團隊需有良好默契,相較傳統手術需剖開腎臟,雙鏡術能減少腎臟損傷保留完整功能、傷口從傳統15~20公分縮小到0.5公分,術後出院時間也縮短,優點多。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