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體內的「沉默殺手」 老翁腹主動脈瘤感染沙門氏菌險丟命

2021/03/05 12:58

劉庭銘提醒高危險族群,應定期安排健檢,才能早期發現身體問題。(記者蔡彰盛翻攝)

〔記者蔡彰盛/新竹報導〕1名70多歲男子腹主動脈瘤感染,造成腹內膿瘍、沙門氏桿菌感染併發輸尿管及乳麋管破裂,不止細菌孳生還長黴菌,由於沙門氏桿菌具有親血管性,容易破壞正常動脈壁的結構,造成動脈壁失去彈性、潰爛,因此醫師開腹將植入的支架和膿瘍組織都一併切除,重建腹主動脈和置換新的人工血管,加上抗生素治療及飲食控制,6週後終於病情穩定順利出院。

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外科醫師劉庭銘表示,患者年輕時就有三高問題,加上長期在粉塵環境下工作,心肺功能都不好,近期發現躺著的時候,腹部會摸到跳動性腫塊,經電腦斷層等檢查,才發現是腹主動脈瘤作怪,但因心肺腎等功能不佳,對於開刀有疑慮,所以遲遲沒有手術。

3個多月前患者突然腹痛難耐、發高燒到某醫院求治,檢查發現是腹主動脈瘤感染,緊急進行腹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防止主動脈瘤破裂。術後因為感染沙門氏桿菌,在加護病房住院1個多月引流膿瘍、注射強效抗生素,卻仍舊高燒不退。後續轉至新竹馬偕醫院。

劉庭銘表示,腹主動脈瘤的病患平日大多無明顯症狀,常是因為腹部電腦斷層檢查而意外發現。目前若經診斷符合健保適應症,大多以腹主動脈支架治療,但是患者沒有及時治療,等到感染後才使用支架治療,除了治療風險增加,甚至可能需要再次開腹手術。

劉庭銘提醒民眾,高危險族群包括年紀大於60歲、男性、吸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感染、發炎或是有家族史。當出現腹部症狀時,例如發現腹部有搏動性腫塊、腹部不適、消化不良等,若能及早診斷腹主動脈瘤,盡快安排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術後死亡率及併發症都很低;當腹主動脈瘤破裂時,會引發劇烈腹痛或背痛,通常死亡率極高。

因此建議高危險群患者每年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因腹部超音波檢查非侵入性,可作為初步篩檢,而腹部電腦斷層檢查則更能確定診斷並精確判定血管直徑、病灶範圍和有無破裂等。

筆尖所指處為患者的腹主動脈瘤。(記者蔡彰盛翻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