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謠言終結站》喝冰水導致心臟靜脈關閉? 查核中心闢謠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未經過確認的假消息大量轉傳,民眾需多加小心。近來有網傳「冰水關閉心臟的四條靜脈,導致心臟病發作」、「冰水...使脂肪卡住肝臟...影響胃和大腸,導致癌症」;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翻查傳言引述圖卡,證實「冰水會關閉心臟的靜脈」說法的原理錯誤、人體溫為固定的,冰水進入腸胃會轉變為人體溫度,故判定傳言實為錯誤訊息。
近日社群平台、通訊群組流傳一張圖卡謠言,查證中心經翻查後發現,此傳言在內容農場網站中流傳相似版本的文章,文章內容提到,「心臟最怕什麼?冰冷的東西!有一個論點,不要喝冰水,不要吃冰.......心臟的最大剋星就是吃飯後,絕不喝冰涼的食物」。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準主治醫師郭志東指出,如喝一兩口冰水不太會受到影響,因冰水到胃後會變成人體的體溫,但如果「大量喝很冰的水」,將可能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因此「建議心臟病患者不要喝冰水,要喝常溫的水。」葉睿儒診所院長說明,心臟病患者如在外界溫度變化大,導致血管收縮,喝冰水又氣溫下降的時候,是有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
謠言圖卡宣稱「溫水與冰水...冰水關閉心臟的四條靜脈,導致心臟病發作...冰水造成肝臟的問題,使脂肪卡住肝臟...冰水影響胃和大腸,導致癌症」,郭志東指出,冰水雖可能增加心臟病發的風險,但謠言宣稱的原理為「錯誤」;正確來說,為喝冰水後導致全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如病患本身有慢性病、心臟病,外界溫度的刺激可能導致斑塊破裂,導致心肌梗塞。如果是心臟衰竭的病人,就可能導致心臟衰竭的急性發作。
葉睿儒說,「冰水不會關閉心臟的靜脈」,回流到心臟的靜脈很粗大,要塞住的機率很低,且靜脈是回收廢物的血管,不會影響心臟養分的供給;他補充通常靜脈栓塞是發生在四肢末梢,因為那裡的血管比較細。人體的體溫是固定的,冰水進入腸胃道會變成人的體溫,脂肪不會卡在胃壁、肝臟上或導致癌症。且脂肪細胞怕冷,溫度下降時會使脂肪細胞死亡,所以傳言提到「冰水讓脂肪在體內結塊」觀念錯誤。
常見的心肌梗塞發作症狀,郭志東表示,大部分為胸悶、胸痛為主,不過高齡患者、女性,或有糖尿病患者,以「喘」的症狀為主,有部分的人出現症狀為噁心、嘔吐、冒冷汗。葉睿儒則說,臨床上最常見的心臟病症狀是胸口疼痛,心臟病引發的胸口疼痛像是「胸口很悶、緊、像被石頭壓住」;其他心臟病的相關症狀,包括胸口的疼痛延伸到肩膀、後背、下巴。故謠言「心臟病發作的一般徵兆請你特別注意...而噁心和猛烈的盜汗才是心臟病發作時常見的症狀...頸項疼痛常常會把你從熟睡中醒過來」,會讓民眾誤解「噁心、盜汗」就是心臟病發作。
綜上所言,經查證中心查找、探訪專業醫生後,證實為「部分錯誤」訊息,民眾切勿相信謠言。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